我国航空器融资租赁登记立法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航空器融资租赁登记制度 切入点:国际立法实践 出处:《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目前的航空器交易市场中,由于航空器本身价值不菲,所以大多采用融资租赁的形式进行航空器交易。航空器本身作为一种特殊动产,为了保护权利人权利,各国立法以及国际实践均通过登记的方式对航空器上相关权利进行公示。因此,完善航空器融资租赁登记制度对于航空器交易中各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旨在对航空器融资租赁登记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航空器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立法实践,以及对我国《民用航空法》第三十三条具体条文的解读和阐释,明确航空器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内涵及意义,指出目前我国《民用航空法》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以及国际实践需要,提出重构我国航空器融资租赁承登记制度的建议。同时,为目前我国《民用航空法》在航空器融资租赁方面的条文的解释及适用提出看法,以期为当下实践中的航空器融资租赁纠纷提供借鉴性参考。航空器融资租赁登记制度是一项权利的确认与公示制度,从具体作用以及制度上来说和一般的民事权利登记具有相似的法律基础与司法价值。航空器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由程序性登记规则与实体性登记事项组成,具体包括登记的主管机关、登记的办法、登记的主体、登记对象的客体、登记的审查方式、登记的效果以及错误登记的责任等等。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就是登记的效果,对于登记效果的规定间接决定了登记的审查方式以及错误登记的责任等事项。目前实务中对于登记的效果主要有两种规定方式,理论上总结为登记生效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登记生效主义从法理上说是一种设权行为,即未经登记权利尚未生效,具有比较浓厚的公法色彩,而登记对抗主义则规定,即便权利未经登记依然具有效力,只是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体现了对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由于登记效力的不同,相应的审查方式也存在差异。登记生效主义下,由于登记行为的设权属性,登记机关必须对相关材料进行实质审查以确定内容的真实有效;而登记对抗主义下,登记机关仅需对登记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即可完成登记。除登记效果外,登记的客体也是登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针对此方面的规定,我国立法与国际立法实践有一定不同。《开普敦公约》的登记客体为国际利益,其所附着的标的物包括航空器机身以及发动机,而我国《民用航空法》的登记客体却单纯以权利的形式体现,并规定以整架航空器作为登记权利所附着的标的物。在国际立法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日内瓦公约》、《开普敦公约》以及美国法。《日内瓦公约》对于包括航空器登记制度在内整个航空器权利保护体系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航空器权利特殊保护的概念,并确定了航空器权利保护的基本范围,但由于其通过生效较早,因此对于航空器融资租赁的具体规则的设置并无详细的规定。反观《开普敦公约》(即《移动设备国际利益公约》),则专门针对航空器贸易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开创了国际航空器贸易方面的很多先河,包括采用“国际利益”作为保护的对象,从航空器整体作为“国际利益”的客体突破至航空器的机身、发动机以及直升机,同时它又很好的延续了民事法律登记制度方面的传统,以“登记对抗主义”作为登记制度的效力规定,保障了公约的实施与各成员国法律的有效衔接。但《开普敦公约》也确实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侧重对于航空器物权人的保护,从公约对于“国际利益”的规定既可以看出,无论是担保权人、卖方还是出租人都是航空器上的物权人,对于一般承租人或融资租赁承租人的相关权利则并没有详细的规定,甚至没有规定的登记制度对其加以保护。美国作为老牌航空器制造以及交易大国,其本身对于航空器登记方面具有比较深厚的立法及司法经验,在其联邦立法与州立法的双轨制立法体系下,在联邦立法层面上,以《美国联邦法典》的第49章“运输法”为典型,而在州立法层面上,与航空器融资租赁相关的法律中最为重要的无疑就是《美国统一商法典》(U.C.C.),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统一商法典》。从目前我国《民用航空法》的立法技术来说,对于航空器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有关条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民用航空法》第三十三条为例,具体表现为对于“对抗”的具体含义界定模糊,“占有权”的立法表述略有不当以及对于“第三人”的具体范围缺乏明确的指示。通过法理学分析以及立法原意解读,可以发现,我国《民用航空法》第三十三条所谓的“对抗”体现为一种完全对抗主义,即承租人的融资租赁权与其他债权针对融资租赁标的物而言仅可择一实现,一方权利的实现必将排除或反对另一方权利。条文中规定的“占有权”也并非单纯的占有权,而是一种以占有为权属之一的融资租赁权。之所以采取“占有权”的表述原因在于,第一,占有更应当被理解为一种事实状态而非一种权利,这是近几年民法学界才采取的通说,因此对于占有权的表述是一种历史遗留问题;第二,占有是融资租赁权的核心权属,是融资租赁权其他权属实现的基础。第三、典型融资租赁的“租购”属性强化了占有的实际意义。在“第三人”的具体范围问题上,根据法学理论以及司法实践需要,此处的“第三人”应当被解释为善意融资租赁标的物利害关系人,该利害关系人享有的权利是何种性质以及登记与否,在所不问。从整体的视角来说一下《民用航空法》相关条文采取此种立法技术的原因,在权利保护的角度主要表现为对于承租人融资租赁权的登记保护以及期待所有权的预告排他。前者保证在融资租赁合同履行期间,承租人相关权利能够得以保护,而后者在体现为一种对于合同履行完毕后承租人对于融资租赁标的物所有权的获得的期待性保护。从法学理论上来说,采取此种立法技术可以很好地平衡交易安全与效率的价值天平,既保证出租人以及承租人无法擅自处分标的物,又保证善意第三人对于标的物上的权利归属有明确的了解或了解的途径。同时,《民用航空法》的规定又与民法理论中“买卖不破租赁”规则的立法精神相契合,强化了对既存的稳定状态、承诺的延续性的保护,是对私人自由意志的限制。体现为对于主动违约和被动违约的否定,法律与道德意志对于经济利益最大化驱动行为的干预,在原生权利义务关系和派生权利义务关系中优先保护前者的价值判断。针对我国当前《民用航空法》条文的具体表述与其背后的法理学基础以及国际上对于航空器融资租赁的立法实践,对我国《民用航空法》的完善提出如下建议:一、细化法律条文,调整“占有权”的表述方式,明确“第三人”的具体含义范围,依旧延续以权利为客体的登记形式以及登记对抗主义的登记效力规定;二、将航空器机身以及发动纳入到登记权利客体的范围之内,解决好实践中对于大型高价值航空器零部件融资租赁中的有关权利的保护问题;三、整合目前负责动产融资租赁的登记机关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中心登记制度与《民用航空法》所规定的民航局登记的登记方式,统一以民航局作为航空器融资租赁登记的主管机构,同时加强两套体系之间的联系做好衔接以及辅助工作;设立航空器融资租赁登记请求权,保证融资租赁标的物所有人以及承租人对于登记程序的配合,确保登记合理有序的进行,从而保障多方当事人的权利。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deep study on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of aircraft financing lease ,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gister the aircraft financing lease registration system . On the basis of the legislation of civil aviation law ,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legal system of aircraft financing lease . Based on the legal theory and legal practice , the third party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a kind of real state rather than a right . To ensure the proper and orderly registration of the owner and the lessee of the financing lease subject matter to the registration procedure , thereby guaranteeing the rights of the parties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于将天津建成全国最重要融资租赁聚集地的建议[J];天津政协;2013年02期
2 鲁毅;税法系列之七 :“融资租赁”业务征税的具体规定[J];湖南财政与会计;2000年11期
3 唐宴春;发展融资租赁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4 温文治,辛军;完善我国融资租赁制的法律思考[J];经济师;2003年03期
5 郭德香;论我国融资租赁立法的完善[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蔡伟;《融资租赁法》难产多头监管格局待破[J];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22期
7 王娜加;;我国融资租赁立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宋丽丽;;中国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杨晨;;试论完善房地产融资租赁法律制度的必要性[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10期
10 蒋宁;;中外融资租赁制度的比较分析与法律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涛;;融资租赁的“春天”来了[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八辑)[C];2007年
2 李伟舫;;融资租赁——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史燕平;;我国开展出口租赁的必要性[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4 马敬伟;何琳;;基础设施项目三种融资方式比较研究——(BOT,ABS及融资租赁)[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泉;;我国飞机融资租赁相关法律问题研究[A];上海空港(第11辑)[C];2010年
6 齐佩金;孙刚;;再谈“二战”后美国融资租赁的兴起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焦自鹏;;融资租赁——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应对WTO挑战的有效经营手段[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程杰才;李东来;;融资租赁合同在个人消费领域的发展探析[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文学;殷作如;张志芳;刘中元;覃春平;邹世春;武卫军;侯利燕;闫玉荣;王玉秋;王宇;王力峥;;融资租赁在煤炭企业的实施与应用[A];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融资租赁:能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吗?[N];中国建设报;2005年
2 李文科;融资租赁降门槛 绣球甩向制造业[N];财经时报;2006年
3 ;我国融资租赁法草案基本成熟[N];财会信报;2007年
4 马海邻 李龙筠;融资租赁:中小企业融资的另一条出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郝平;融资租赁的路还有多长?[N];机电商报;2006年
6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 李龙筠;融资租赁监管需要加强[N];经济参考报;2006年
7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李龙筠;融资租赁也应加强监管[N];经济参考报;2006年
8 郭高峰;加快融资租赁法立法 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蒋云翔;“融资租赁法”是否必需?全国人大专家舌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程志云;融资租赁法出台延滞[N];经济观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建中;融资租赁理论与业务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鲁振宇;融资租赁产品定价机制设计与政策建议[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3 郑Y髅,
本文编号:1679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1679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