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我国税收事先裁定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4-15 16:12

  本文选题:税收事先裁定 + 域外经验 ; 参考:《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瑞典建立事先裁定制度开始,至今全世界已有10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项制度。制度建立之初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由于税法不确定性给纳税人带来的涉税风险,减少涉税诉讼。尽管实践中部分国家每年申请裁定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这无法抹杀该制度在解决一些涉税问题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税收事先裁定制度起步较晚,2012年税务总局首次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3家总局定点联系企业签署了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约定加强合作,共同防范税务风险,协议中约定大企业可以申请事先裁定。随后,各省也纷纷效仿总局的做法,和当地一些大企业签订了税收遵从协议。2013年底安徽马钢集团首次将税收事先裁定制度运用到实践当中,引起了理论和实务界对事先裁定制度的关注和讨论。2015年《税收征管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四十六条将该制度纳入其中,试图从立法层面引进税收事先裁定制度。随着我国税收法律规范的日益庞杂,税法在适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强,从而增加了纳税人的涉税风险,侵害到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顺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保障纳税人权益的目标,笔者认为引进事先裁定制度是十分必要的。鉴于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事先裁定制度的具体规定,本文拟通过域外经验的分析比较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事先裁定制度的构建提出自己浅薄的建议。为使研究内容更为具有说服力,笔者通过访问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税务局网站,如美国的IRS、日本的国税厅、香港税务局等收集到大部分一手数据资料,处理分析后得出相关结论。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比美国、印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吸收他国事先裁定制度的优点,同时对该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建议;二是个案分析法。通过对具体个案的研究,对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争议性问题以及拟解决的问题进行剖析和论证。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现有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一章是事先裁定制度的概述,包括事先裁定概念的界定、特征以及制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等。第二章是美国、香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域外经验的借鉴,主要研究事先裁定制度的内容以及相关程序设计,并比较了各国(地区)事先裁定制度的异同,以期找寻其中能为我国借鉴之处。研究各国制度时主要参考了各国税务局网站的公开资料以及OECD 2008年的报告。第三章首先通过对具体个案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税收事先裁定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争议性问题;然后结合国外实践,指出了该制度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弊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包括申请费用过高,税务审计和检查率增高,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存在泄露的风险;最后,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税收事先裁定制度的构建提出相关设想和建议。结语部分对本文的写作脉络进行了总结,并且表达了笔者继续关注理论和实务界有关事先裁定的最新成果,并根据中国国情不断提出完善我国税收事先裁定制度的建议的想法。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he research content more persuasive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he system of pre - determination in China .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ree aspects , including the high application cost , the increase of the tax audit and the inspection rate , the trade secret and the risk of leakage of individual privacy . Finally ,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 s taxation prior ruling system based on the foreign experience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仙居;试论我国现行纳税人权利的确定和保护[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S2期

2 王霞,刘思萱;论纳税人权利及其保护[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研究生论丛);2003年S1期

3 李行;论纳税人权利之保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6期

4 张琪;纳税人权利保障问题的法律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陈宝熙,林高星;纳税人权利的宪政思考[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吴涛;;纳税人权利的缺失及其完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张海涛;;刍议纳税人权利保障[J];经济论坛;2006年08期

8 刘易;金玉萍;;试论纳税人权利[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张春林;;如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10期

10 李世星;王成;;论有中国特色的纳税人权利的保障[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建兰;;论纳税人知情权与纳税意识[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韩姗姗;;美国纳税人诉讼制度及其对中国之借鉴[A];财税法论丛(第11卷)[C];2010年

3 丁一;;宪政、农民与纳税人权利[A];财税法论丛(第6卷)[C];2005年

4 张冬云;;论纳税人的知情权[A];财税法论丛(第7卷)[C];2005年

5 丁一;;纳税人权利之确证[A];财税法论丛(第4卷)[C];2004年

6 焦海涛;;纳税人退税权之立法与理论悖论及其克服[A];财税法论丛(第9卷)[C];2007年

7 陈少英;谢徽;;试论监督用税权——一项不应忽视的纳税人权利[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勇;;纳税人用税监督权研究[A];财税法论丛(第14卷)[C];2014年

9 曾飞;;国外纳税服务的经验及借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10 姚轩鸽;;税收伦理问题初探[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斌 朱剑秋 钱宏根 张连静;发达国家的纳税人权利保护[N];江苏经济报;2005年

2 无忌;尽纳税人义务享纳税人权利[N];工人日报;2006年

3 吴睿鸫;八成多纳税人为何漠视权利[N];江淮时报;2006年

4 李会霞;应该让纳税人有成就感[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唐学军 刘慧萍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为纳税人服务:现代税务行政的标志[N];中国税务报;2009年

6 曹林 轶名 舒圣祥 肖擎;纳税人的权利不应止于税务解读[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曹林;明确纳税人权利 即使虚置也是进步[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 徐立凡;纳税人知情权应扩大到财政预决算[N];华夏时报;2009年

9 宝应地税稽查局局长 谢金龙;纳税人税收不遵从行为的对策浅析[N];江苏经济报;2009年

10 财税史学者 梁发芾;纳税人应寻求更大的影响力[N];中国经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平;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魏朗;基于纳税人行为的税务稽查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黎江虹;纳税人权利论[D];中南大学;2006年

4 辛国仁;纳税人权利及其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姚涛;行为税收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陈懿峗;纳税遵从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高军;纳税人基本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许评;基于有限理性的个人纳税人遵从决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世宗;纳税人在税收征收程序的权利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张兵;税收征管组织企业化改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菡;我国纳税人权利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汤超;论纳税人权利的保护[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3 范欠歌;纳税人权利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4 徐小菲;中美纳税人权利意识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常钊川;纳税人知情权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任哲;纳税人参与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徐鑫;税收执法中纳税人权利的保护[D];山东大学;2009年

8 费晶晶;纳税人权利保障制度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9 付琛瑜;纳税人权利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付巍;对纳税人权利问题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4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1754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7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