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法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法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湘潭大学》 2011年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法对策研究
石磊
【摘要】:2009年,一场金融危机再次给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两会上,代表和专家们呼吁: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经济法学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法保障为主题展开了研究。一些学者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法。为了保证经济发展方式顺利转变,这些学者主张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规制市场行为,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实现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我国学者的这种观点与长期以来学界主张加快移植经济发达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思路有密切关系。这种观点并没有错,而且实际上,这种方法也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但是这种理论仍然存在重大的缺陷。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收效甚微,以及一些经济法律难以贯彻执行或者被公民规避的现象足以证明其缺陷的存在。 笔者认为,这种主张经济法以国家干预市场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法学理论,难以正确处理经济运行过程中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关系,也使经济立法容易偏离经济法的本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这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是相一致的。我国的经济法如要成功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理性认识到经济法必须给公民提供一种符合其根本利益需要,实现其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为模式。如果舍弃这个根本,即使经济法体系设计得多么完美无暇,多么遵从西方传统法律精髓,多么符合世界的潮流,也只怕会成为“空中楼阁”,少人问津。 经济法是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调整经济活动主体在创造和分享社会新增财富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法律。这里的经济活动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等劳动主体。经济法与传统民法、行政法、刑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它立足与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基本因素——劳动力,维护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权。经济法通过调整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社会新增财富的分配,保护劳动能力的发展需要,它表现出明显的现代性、发展性和合作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根据中国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法。具体是要突破传统法学理论的束缚,重新认识经济法,不仅要在宪法和经济法中创设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还要完善经济诉讼法,保护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权,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2.2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乃新;剩余权论──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范畴探微[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陈乃新,杨耀荣;从时间维度界定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科学性——“增量利益关系论”评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3期
3 李 君;本质的经济法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J];当代法学;2002年04期
4 徐明;对经济法几种理论观点的评析[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5 陈乃新;经济法是增量利益生产和分配法——对经济法本质的另一种理解[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赵立新;;论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法的功能[J];法制与社会;2010年24期
7 陈乃新;颜常;;经济法的现代私法属性研究[J];法治研究;2009年11期
8 刘运新;陈乃新;;经济法主体论纲[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公安法治研究);2006年06期
9 李德民;;总理报告为中国经济把脉[J];包装世界;2010年03期
10 郑新立;;切实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J];理论参考;2010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常广庶;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00年
2 陈健文;论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1年
3 竹俊;全球视角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王伦刚;经济转型与中国经济法理论的逻辑起点[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5 韩立鑫;制度与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5年
6 邬艳;政府经济行为的经济法规制[D];湘潭大学;2008年
7 任虹;论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理论创新[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杨海燕;论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王婉冰;;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百萍;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对城乡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张守文;宏观调控权的法律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颜运秋;;经济法与公益诉讼的契合性分析[J];北方法学;2007年03期
4 苏力;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5 魏巍贤;中国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1999年01期
6 陈乃新;剩余权论──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范畴探微[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庄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的因素分析[J];财贸经济;1998年07期
8 袁竹青;和谐与发展——经济法的核心理念[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夏兴园,杨长友;知识短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问题[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刘海峰;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与反腐败——经济法功能新探[J];当代法学;2002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飞荣;经济法法权之法理解析[D];湘潭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丹;营造法制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2 范席寿;强化职工教育 促进经济发展[J];兵团工运;1994年07期
3 陈长发;加强土地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J];理论与当代;1998年01期
4 赵世居;广泛选拔人才 促进经济发展[J];理论导刊;1991年08期
5 刘凤成;强化党的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995年03期
6 王伟 ,刘晓杰;扩大国内需求 促进经济发展[J];理论学习;1999年05期
7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夺取揭批“法轮功”斗争的胜利[J];宏观经济管理;1999年09期
8 阮培康,李杰;搞好农村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5期
9 唐林;;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初探[J];理论前沿;2007年19期
10 方建中;;从重视增长到重视发展是一个根本性转变[J];群众;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卫民;;略论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罗海藩;;努力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领导能力[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姜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困境与对策[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李松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理论问题[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郑新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穿“十二五”的主线[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6 陈小芳;周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7 李宏;;以新视角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与对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8 孙敏;;中航工业经济发展跃升的源泉——论科研院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芯”要义[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庄荣盛;;体制不变,经济发展方式难转[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10 方彦富;全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两型社会”问题探讨[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2 谢飞;[N];商洛日报;2011年
3 记者孟西安;[N];人民日报;2003年
4 王世安;[N];中国企业报;2003年
5 杨绍武;[N];楚雄日报(汉);2011年
6 记者 朱扬 通讯员 王玉锋 侯晓慧;[N];恩施日报;2011年
7 萧楠;[N];吉林日报;2011年
8 黄嘉良;[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9 记者 刘晓娟;[N];潮州日报;2010年
10 简火根 夏建军;[N];宜春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刚;土地政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王德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金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政府角色转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4 孙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李中;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制度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白雪飞;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试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陈海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薛江武;收入再分配之经济法调节[D];中南大学;2010年
9 程南;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桂学文;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法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陈卫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3 唐甜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困境[D];吉林大学;2011年
4 伍昱安;技术进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小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技术创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人的发展[D];新疆大学;2012年
7 张璐杰;我国内需型经济发展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曦;国家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机制与路径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2年
9 李洪娟;吉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10 唐仕;青海三江源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法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8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4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