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论公司合并中法人意思表示瑕疵的救济

发布时间:2017-03-25 04:14

  本文关键词:论公司合并中法人意思表示瑕疵的救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司合并,实质上是指多个公司法人基于共同签订的契约归并为一个主体的行为,通常伴有财产转移、权利义务继承等法律关系变动。因此其也被视为配置资源、拓展业务、扩大企业规模以及占据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在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法律的角度去观察,合并归根结底属于一项法律行为,若要取得法律保护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结果,依据法律行为理论,真实的意思表示是其不可或缺的本质要素。近年来我国的并购市场发展迅猛,交易规模与交易额屡创新高,但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并购纠纷,其中因隐瞒重大债务、信息披露不实等欺诈行为而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是使公司合并存在效力瑕疵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当事人意思表示瑕疵对公司合并的影响,文章以合并协议作为立足点,探讨参与合并的法人主体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意思表示瑕疵,根据公司意思在内部形成与对外表示两个阶段中的表现形式,概括总结出了几类主要的意思表示瑕疵类型,并分析了在各类意思表示瑕疵的影响下合并协议的效力状态,以及当前体制下可以寻求的救济途径。文章针对现行法律制度中存在的欠缺,借鉴了欧盟、日本、韩国等市场发展程度更加成熟、配套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健全的国家及地区的立法与争议解决模式,从“事前的监督和预防”、“争议与纠纷的解决途径”以及“过错责任的追究和损害赔偿”这三个层面着手分析,提出了几条具体的、可供参考的完善建议。文章由引言、正文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言首先介绍了文章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简单概述了作者的行文思路以及希望通过研究能够解决的问题。其后对国内外与“公司意思表示”、“合并协议的性质与瑕疵”、“公司合并效力瑕疵的救济”这三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明确了先行研究中可供借鉴的理论与经验,同时又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和亟待完善的部分。之后又概括了文章写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最后归纳总结出了文章的主要创新之处,并指出了文章在理论深度与观点论证方面存在的缺憾。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公司意思表示瑕疵以及其对公司合并效力的影响。由于文章的研究对象是公司合并法律关系中法人主体的意思表示,故首先介绍了公司意思表示的定义与结构,将其分为内部意思形成与对外意思表示两个阶段,并结合合并交易的特征,总结出了公司合并中法人主体意思表示的过程与形式。其次深入分析了公司意思表示瑕疵的类型,产生于内部意思形成阶段的瑕疵主要包括股东会决议瑕疵、因个别或全体股东表决行为存在瑕疵而导致的决议意思瑕疵等情形;产生于对外意思表示阶段的瑕疵主要包括公司管理层伪造、篡改股东会决议,或者变更协议主要条款但未经股东会审议通过的情形。章节最后围绕意思表示瑕疵对公司合并效力的影响展开了论述,结合合并交易独有的对交易安全及效益的价值追求,分析了在各类意思表示瑕疵的影响下公司合并终将处于何种效力状态。第二章针对我国现行制度下可用于公司合并意思表示瑕疵的救济的法律途径进行了评述。当前法律体系下的救济途径主要包括《公司法》专门规定的决议瑕疵诉讼与股东派生诉讼,以及民事诉讼法中的请求撤销、变更合同或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这些诉讼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合并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了主张权利的渠道,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合并完成之后法人终止导致的诉讼权利难以被行使的问题上,以及起诉期限设置不合理、诉讼途径未能统一等缺陷,都需要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第三章围绕前文总结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补充完善的建议。首先应当注重对公司意思表示瑕疵的事前预防,具体措施包括健全公司意思形成与意思表示阶段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及保护股东在公司合并中对相关信息的知情与向具体责任人员质询的权利。其次是构建公司合并无效诉讼制度作为合并完成之后用以确认合并效力的统一诉讼途径,确保诉讼的主体明确、时效合理与结果一致,既可以提升争议解决的效率,又能实现定纷止争的目标。最后还需要完善配套的过错归责与求偿机制,支持受害人向过错方提出赔偿的诉讼请求,包括合并当事人之间以及向合并法律关系以外第三人的追责,使受损害一方的利益能够获得弥补。结语部分对文章的写作目的及作者的主要观点予以提炼,并对文章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公司合并 意思表示瑕疵 合并无效之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7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0-11
  • 二、文献综述11-14
  • 三、主要研究方法14-15
  • 四、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15-17
  • 第一章 公司意思表示瑕疵及其对合并效力的影响17-31
  • 第一节 公司意思表示概述17-22
  • 一、公司意思的形成与对外表示18-20
  • 二、合并交易中公司意思表示的形式20-22
  • 第二节 公司意思表示瑕疵的类型22-26
  • 一、意思形成阶段的瑕疵22-24
  • 二、意思表示阶段的瑕疵24-26
  • 第三节 意思表示瑕疵影响下公司合并效力的认定26-31
  • 一、合并协议效力认定的价值准则26-27
  • 二、意思表示瑕疵对合并协议效力的影响27-31
  • 第二章 现行制度下公司合并意思表示瑕疵的法律救济途径评述31-38
  • 第一节 当前法律体系下可以寻求的救济途径31-34
  • 一、决议瑕疵诉讼31-32
  • 二、请求撤销、变更合同或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32-33
  • 三、股东派生诉讼33-34
  •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的争论与不足34-38
  • 一、法人终止导致诉讼权利行使不能34-35
  • 二、起诉期限的不合理35-36
  • 三、缺乏统一的诉讼途径36-38
  • 第三章 公司合并意思表示瑕疵相关救济制度的完善38-49
  • 第一节 公司意思表示瑕疵的事前预防措施38-40
  • 一、健全公司意思形成与表示阶段的内部监督机制38-39
  • 二、强化对股东知情与质询权利的保护39-40
  • 第二节 构建统一的合并无效诉讼制度40-44
  • 一、合并无效之诉的制度设计41-43
  • 二、合并无效之诉的适用规则43-44
  • 第三节 完善配套的过错归责与求偿机制44-49
  • 一、合并当事人之间的追责与求偿45-46
  • 二、对合并法律关系外第三人的追责与求偿46-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4
  • 后记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敏;;法学视角下的公司合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潘西里;公司合并法律问题的研究[J];河北法学;1997年02期

3 张冬云;论公司合并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2期

4 ;我可否要求退出公司收回股金?[J];法制与经济;2005年16期

5 刘宏健;;公司合并的法律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杨春宝;;他可以要求退还出资款吗[J];科技创业;2008年11期

7 谭茗;;对我国建立公司设立无效诉讼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5期

8 唐英;;公司合并的法律界定[J];特区经济;2010年04期

9 韦浩;孙万国;;公司合并若干法律问题辨析[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年05期

10 张国栋;;我国公司合并制度的法律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玄;;公司合并中税务筹划的法律风险及防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赵万一;李秀文;;论职工(劳动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彭志鸿;韩晓;;上市公司之间收购的法律问题初探[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项叶萍;;公司注销登记初探[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5 梅海军;;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制度研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王晓强;;公司设立中的民事责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龚志忠;;公正保护全体投资人的投资权利[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卫;;关于公司合并调整后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A];北京市物资流通协会2010年理论文集[C];2011年

9 张曙光;杨如彦;;揭穿公司面纱的经济学原理[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眼科会议论文集公司简介[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晨 华;欧盟全面改革公司合并法规[N];金融时报;2002年

2 陈姗姗;中钢质疑Murchison 并购中西部公司效应[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旭;澳联邦银行与康联公司合并[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4 黄德昌 万玉琴;公司解散类型分析[N];江苏法制报;2011年

5 童;日三大保险公司合并[N];中国证券报;2000年

6 通讯员 何素静;公司合并后债务诉讼时效怎么算[N];浙江法制报;2014年

7 北京同达律师事务所 郑斌;我公司能作“隐名发起人”吗?[N];金融时报;2000年

8 鲁娜;咨询公司,更大还是更专?[N];经济观察报;2007年

9 成锋;法能源公司能否赢得反垄断保卫战[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10 清华大学商法研究中心博士生 王敏邋贺轶民;公司重组:理论与实践[N];法制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赖武;公司僵局论[D];吉林大学;2009年

3 喜佳;论公司债参与人的利益平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闫小龙;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D];中南大学;2003年

5 蒋建湘;公司诉讼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李磊;公司司法清算法理与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苏三永;公司分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吴大新;会计政治观与欧盟会计战略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10 王毓莹;公司章程自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胜云;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开除股东条款效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肖文兴;公司设立无效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张强;公司形式变更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李秀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5 张曙文;YG网络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婧玲;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破解[D];兰州大学;2015年

7 张常富;公司僵局及其救济制度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8 朱平安;公司合并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9 王丹阳;论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书征集法律制度的构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10 刘枫;论公司章程自治[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公司合并中法人意思表示瑕疵的救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66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4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