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征信法律问题研究
【学位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D922.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恪理;;征信工作需要各方努力[J];当代广西;2006年23期
2 谢军;傅泊霖;;征信知识宣传周活动在贵阳启动[J];当代贵州;2009年21期
3 秦辉,方志成,曹如刚;论我国征信法的构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王富全;;征信对象行为规范研究[J];武汉金融;2008年01期
5 陈丽琴;;中小企业信用评定与征信法律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17期
6 唐明琴;叶湘榕;;《征信业管理条例》与欧美征信法律的比较及影响分析[J];南方金融;2013年05期
7 贺仁义;;推进征信服务 改善农村牧区信用环境[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7年04期
8 ;“亨特地产杯”关注信用记录构建贵州金融生态环境征信知识竞赛题[J];当代贵州;2009年19期
9 吴国平;马一;;征信法律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10 李丽生;;保险业加入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山东经济学院课题组;董彦岭;;联合征信—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2 马敏;;信贷征信制度研究:脉络梳理和趋势展望[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汪洋;;通过完善征信机制减少银企信息不对称[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陈潜;唐民皓;;个人信用征信研究[A];2003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3年
5 ;图片报道[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吴晶妹;;信用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制度安排[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7 王保树;;信用、信息和健全信用机制[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乔加伟;小贷、担保接入央行征信正式启动 多地首批试点机构“出炉”[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2 本报记者 戴明阳;征信市场开放,为谁带来商机?[N];工人日报;2014年
3 农宣;信用体系建设应从征信起步[N];安庆日报;2005年
4 马荣伟;征信须重隐私权保护[N];国际金融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李扬;征信,“上海模式”还是“央行模式”[N];国际金融报;2005年
6 刘亚东 姚小军 李四平;“征信”—诚信建设的奠基石[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7 ;征信原则是什么?[N];解放日报;2004年
8 赵怀勇;中国征信业亟待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9 董政光;征信建设需要法规的支撑[N];金融时报;2004年
10 人民银行昆明市中心支行行长 杨小平;征信:金融生态的环境因素[N];金融时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粮;基于KMRW声誉模型的互联网金融征信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2 贾聪聪;互联网征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3 张卓娅;互联网金融征信制度建设[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4 刘付聪;大数据时代的信用管理与隐私安全[D];吉林大学;2015年
5 王冠;基于用户互联网行为数据的个人征信评估体系建设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6 袁菲;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中征信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东华大学;2011年
7 郑玉如;论信用形成机制的法律问题——从法经济学视野的探讨[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824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824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