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论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

发布时间:2020-09-29 17:07
   本文主要探讨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如何进行对接。近几年来,民事执行程序中积压了大量执行不能案件,于是,学界开始积极探讨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引入破产程序,通过相应的制度构建,使执行不能的案件通过适用破产程序彻底退出民事执行程序,当前的状况是,两种制度对接的过程中,不仅相应的立法没有跟上,已有的规定也存在很多问题,司法实践中暴露的许多漏洞都需要填补。在国外,很少存在执行难的问题,且破产制度相对我国来说更加完善,案件不需要到执行程序早已通过破产程序解决,我国在将两种制度进行对接的时候可以借鉴域外法的实践。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两种制度的衔接做了详细的论述。第一部分对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的分野考察。首先,简析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背景。分析民事执行中“执行难”问题,并深入分析民事执行中的“执行不能”案件。其次,通过分析执行不能案件,进而界定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概念并分析各自的特征。最后,从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各个阶段分析发展溯源。第二部分探析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现实基础。首先论证民事执行中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必要性。基于几家基层法院近五年的执行案件,以企业为被执行人的案件为样本,对近五年几家基层法院以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的对执行不能案件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民事执行中理论和实践需求,证明执行制度与破产执行制度对接在民事执行中运用的必要性。其次,分析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研究基础,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做法分析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基础。最后,分析当前民事执行中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现实困惑,并分析具体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探析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立法现状和域外经验。首先,对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探析目前法律规范及相关司法解释。其次,分析对域外破产法制度运用经验,为我国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的完美对接提供比较和参考。第四部分提出完善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目前制度运行过程中程序繁琐、依职权启动缺失等缺陷,提出完善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意见和建议及制度构建措施。
【学位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2.291.92;D9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的分野考察
    1.1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的问题解析
        1.1.1 民事执行制度中执行难问题
        1.1.2 破产制度运行效率低下问题
    1.2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的比较分析
        1.2.1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的基本内容比较
        1.2.2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的实现价值比较
        1.2.3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溯源
2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现实基础
    2.1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含义
        2.1.1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概念
        2.1.2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特征
    2.2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司法推动
        2.2.1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司法实践
        2.2.2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司法成果
    2.3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理论推动
        2.3.1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理论研究
        2.3.2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理论成果
    2.4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局限性
        2.4.1 两者对接程序不顺畅
        2.4.2 法院依职权启动对接制度缺失
        2.4.3 民事执行中执行不能认定标准不规范
        2.4.4 企业法人参与分配制度适用不严格
        2.4.5 当事人及社会就对接制度认识有误
3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立法现状与域外经验
    3.1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立法现状
        3.1.1 破产制度的立法规定
        3.1.2 民事执行制度的立法规定
        3.1.3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规定
    3.2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域外经验
        3.2.1 美国破产制度的运用经验
        3.2.2 法国破产制定的运用经验
        3.2.3 日本破产制度的运用经验
        3.2.4 域外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4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制度完善
    4.1 完善我国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实现途径
        4.1.1 破产法的修改
        4.1.2 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司法解释的出台
    4.2 完善我国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运行路径
        4.2.1 完善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程序
        4.2.2 建立法院依职权启动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机制
    4.3 完善我国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辅助措施
        4.3.1 健全民事执行中执行不能案件认定标准
        4.3.2 严格民事执行中企业法人参与分配制度的适用
        4.3.3 赋予当事人对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的救济权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斌;;试论建立我国金融破产制度问题[J];经济学情报;1994年04期

2 贾元宏;;破产制度的第三种意义[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年11期

3 李继;许东瑾;;试论完善我国破产制度与化解“执行难”问题[J];知与行;2018年06期

4 徐斌;;论商自然人破产制度[J];福建法学;2016年01期

5 徐斌;;论商自然人破产制度[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6 苏洁澈;;英美银行破产法述评——以银行特殊破产制度为中心[J];环球法律评论;2013年02期

7 孙平;谢蕾;王静;相梦雨;徐佳宇;;银行破产制度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15年15期

8 黄泽勇;;自然人信用破产制度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06期

9 何乐;;欧美消费者破产制度比较及启示[J];中国金融;2010年06期

10 倪闻竹;倪才龙;;中国金融机构破产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慧娟;;浅议我国消费者破产制度的建构[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2 张世君;;国外破产制度的晚近发展及对我国金融破产立法的启示——以金融风险防范为视角[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3 宋红松;;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破产制度的构想[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黄大昭;;我国的破产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上)[A];陕西煤业集团公司创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大昭;;我国的破产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下)[A];陕西煤业集团公司创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强化法治,让我国破产制度更适应经济发展需要[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

2 本报记者 王珊珊;破产制度亟待完善[N];人民法院报;2018年

3 胡健;警惕破产制度设计中的腐败黑洞[N];中国青年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靳昊;消除“法律白条” 有多少“硬骨头”要啃[N];光明日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徐隽;深圳中院:“执转破”让市场更健康[N];人民日报;2017年

6 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 杜万华;对破产企业应辨证施治[N];人民法院报;2017年

7 温州市人大法工委办公室主任 叶建平;破产制度归零规则之于市场困境涅i弥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

8 本报记者 孟焕良;最大化实现破产制度价值[N];人民法院报;2016年

9 本报记者 许梅;完善破产制度 老板不用跑路[N];浙江法制报;2014年

10 刘丽靓;金融业:机构破产制度亟待建立[N];经理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殷慧芬;消费者破产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赵廷军;商业银行破产制度设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雪菲;我国民办学校的破产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方晓亭;论民事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对接[D];宁波大学;2018年

3 梁曙光;执行转破产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4 臧昊;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的完善[D];海南大学;2018年

5 李琳琳;我国的关联企业合并破产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6 王轩;遗产破产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7 刘礼康;遗产破产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王锦;消费者破产制度之路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李庆国;论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赵建聪;构建强制破产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30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830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f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