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股权代持的权利架构——股权归属与处分效力的追问

发布时间:2021-01-31 21:55
  股权代持中的股权归属与处分问题既涉及到合同法,也涉及到公司法;既涉及到名义股东与隐名股东之间的关系,亦涉及到隐名股东与其他股东、公司以及债权人之间的关系。股权代持的法律性质、股权归属和处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理论和实务上迫切需要解决却又悬而未决的问题。明确股权代持的法律性质与股权归属是理顺代持股权处分效力的必要前提。委托代理说能够妥当地解释股权代持法律关系。在委托代理说下,当且仅当其他股东对隐名股东之存在不知情且半数以上不同意隐名股东显名时,代持股权归属于名义股东,反之则归属于隐名股东。在明确代持股权归属后,可进一步明晰代持股权处分的效力,在无权处分的场合下,可以构成股权的善意取得;仅有善意交易相对人得强制执行代持股权。 

【文章来源】:比较法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澄清与界定——股权代持法律概念的解读
    (一)股权代持抑或隐名出资
    (二)股权代持与股份(股票)代持
    (三)完全隐名股权代持和不完全隐名股权代持
    (四)实际出资股权代持与认缴出资股权代持
二、问题与面向——股权代持乱象探析
    (一)立法上有关股东定义的缺位
    (二)司法实践中的利益衡量难题
    (三)缺少清晰统一的法定价值判断
    (四)当事人主张的阴晴不定
三、比较与镜鉴——股权代持法律性质的解释路径
    (一)委托代理说
    (二)信托关系说
    (三)无名合同说
四、导入与衔接——委托代理说与股权归属的契合
五、选择与判断——代持股权处分效力的辨析
    (一)名义股东无权处分股权之效力
        1. 负担行为之效力
        2. 处分行为之效力
    (二)名义股东之债权人申请执行代持股权的效力
六、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典合同编通则中的重大疑难问题研究[J]. 王利明.  云南社会科学. 2020(01)
[2]《合同法》第402条(隐名代理)评注[J]. 胡东海.  法学家. 2019(06)
[3]代持股权作为执行标的时隐名股东的异议权研究[J]. 刘俊海.  天津法学. 2019(02)
[4]股权代持纠纷的有关法律问题[J]. 丁广宇.  人民司法. 2019(17)
[5]实际出资人显名登记的性质[J]. 陈瑜.  人民司法. 2019(17)
[6]隐名权利能否阻却法院执行:权利性质与对抗效力的法理证成[J]. 王毓莹,李志刚,陈敦,王松,詹巍,王文胜,熊丙万,佘琼圣,杨晓蓉,马向伟,刘保玉,吕来明,陆晓燕,张元.  人民司法(应用). 2017(31)
[7]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代持的法律性质——兼评我国《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4条[J]. 葛伟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5)
[8]股权善意取得之质疑——基于解释论的分析[J]. 张双根.  法学家. 2016(01)
[9]我国有限公司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缺陷与建构——基于权利外观原理的视角[J]. 余佳楠.  清华法学. 2015(04)
[10]论隐名出资——对《公司法解释(三)》相关规定的批判与发展[J]. 张双根.  法学家. 2014(02)



本文编号:3011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3011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3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