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债务人欺诈性转让财产与债权人保护

发布时间:2021-02-06 03:00
  有限责任和公司法人格独立地位被视为现代公司法的基石,极大的促进了投资和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给部分债务人转移财产,恶意逃避债务提供了可乘之机。欺诈性转让行为,是指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而实施的,通过向外转移自身财产或者在财产上设立权利负担,以阻碍、迟延债权人实现债权的行为。此概念源于英美法,但同样可适用于我国法律。除债权人撤销权和破产撤销权外,我国法律体系中还存在包括恶意串通、共同侵权、公司法人格否认、抽逃出资规则在内的多种规则可以在规制欺诈性转让行为中发挥功用。但是,多种规则存在衔接和适用上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各项规则不协调、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相互重叠。当同一欺诈性转让行为同时符合多项规则的构成要件时,即构成责任竞合。依请求权竞合说,债权人依据不同的规则同时享有多个请求权,可以从中任意择一行使。由此在实践中引发了法律适用的混乱。我们有必要从规范目的出发,在不完美的法律体系中找寻到一个较为明确的适用法律的指引。欺诈性转让行为被法律否定的基础,在于其违反了债务人对债权人负有的诚信、尊重和公正的道德义务。本文在分析现有规则的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欺诈性转让规则的一种可能进路。厘清各项...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欺诈性转让行为概述
    一、欺诈性转让的概念
    二、欺诈性转让的表现形式
    三、欺诈性转让与相似行为的区分
第二章 民法中的债权人救济途径
    一、债权人撤销权
        (一)规范目的
        (二) 构成要件
        (三) 适用效果
    二、法律行为无效
        (一) 规范目的
        (二) 构成要件
        (三) 适用效果
    三、共同侵权
        (一) 规范目的
        (二) 构成要件
        (三) 适用效果
第三章 公司法和破产法中的债权人救济途径
    一、公司法人格否认
        (一) 规范目的
        (二) 构成要件
        (三) 适用效果
    二、抽逃出资
        (一) 规范目的及“出资”的界定
        (二) 构成要件
        (三)适用效果
    三、破产撤销权
        (一) 规范目的及构成要件
        (二) 适用效果
    四、债随物走原则
        (一) 规范目的
        (二) 构成要件与适用效果
第四章 各规则间的矛盾与衔接
    一、适用范围的不统一
    二、主观要件程度的不统一
    三、适用效果的不统一
    四、规则间的竞合
    五、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的补充地位
第五章 欺诈性转让行为规制的一种可能进路
    一、欺诈性转让行为的规制目的及行为界定
    二、欺诈性转让行为规则的构成要件构造
    三、欺诈性转让行为规则的法律效果
    四、我国法律体系下各规则的功能协调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恶意串通、债权人撤销权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33号的实体法评释[J]. 茅少伟.  当代法学. 2018(02)
[2]中国法民事责任竞合的解释论[J]. 张家勇.  交大法学. 2018(01)
[3]《瑞士嘉吉国际公司诉福建金石制油有限公司等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的理解与参照——恶意串通逃债的行为无效[J]. 吴光侠,高晓力.  人民司法. 2015(18)
[4]重构“禁止抽逃出资”规则的公司法理基础[J]. 刘燕.  中国法学. 2015(04)
[5]抽逃出资民事责任的性质及认定[J]. 冯静.  法学. 2015(06)
[6]恶意串通行为的立法取舍——以恶意串通、脱法行为与通谋虚伪表示的关系为视角[J]. 杨代雄.  比较法研究. 2014(04)
[7]从“抽逃出资”到“侵占公司财产”:一个概念的厘清——以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J]. 樊云慧.  法商研究. 2014(01)
[8]“债随物走原则”的重构与发展——企业重大资产出售中的债权人保护[J]. 彭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8(06)
[9]评“企业债务随企业财产变动原则”——法释[2003]1号司法解释的一个理论误区[J]. 王军.  法学. 2007(12)
[10]美国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案例的考察[J]. 廖凡.  北大法律评论. 2007(02)

博士论文
[1]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研究[D]. 程小勇.华东政法大学 2016
[2]公司欺诈性财产转让行为及其法律控制[D]. 汪华志.中国人民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20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3020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3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