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难救助中的特别补偿制度
本文关键词:论海难救助中的特别补偿制度
更多相关文章: 海难救助 特别补偿 SCOPIC条款 公平费率
【摘要】:海难救助中的特别补偿制度是为了鼓励救助人对海上环境损害进行救助而设立的一项制度,主要包括《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第十四条规定的特别补偿制度以及SCOPIC条款。该制度自产生以来便经历着发展完善的过程,而针对公约中特别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国际救助联盟(ISU)于2008年提出了修改建议。本文通过对特别补偿制度的发展历程和ISU的修改建议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对公约加以完善的建议,包括对环境损害的界定进行修改,单独计算特别补偿金额,规定具体的特别补偿金额计算方式,以及完善特别补偿的实现和保障机制。同时,本文对我国的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制度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我国《海商法》中的特别补偿制度继承了《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的缺陷,而SCOPIC条款在中国的适用也由于中国的相关情况而困难重重。同时,我国的海难救助行业存在以公共机构为主导,缺乏竞争的问题。因而,本文建议对我国的特别补偿制度也进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修改。但是,我国特别补偿制度的顺利修改还是要以积极参与并推动公约的修改进程为前提。同时,除完善立法之外,还要对我国的海难救助行业进行规制,从而使我国的海上救助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关键词】:海难救助 特别补偿 SCOPIC条款 公平费率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4;D9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第一章 《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中的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制度及其缺陷8-12
- 第一节 《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中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8-10
- 一、特别补偿的含义8
- 二、获得特别补偿的条件8-9
- 三、特别补偿的确定及实现9-10
- 第二节 《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中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制度存在的缺陷10-12
- 一、未确定特别补偿计算的起止时间10
- 二、特别补偿的计算方式复杂且不明确10-11
- 三、救助人获得特别补偿难以保障11-12
- 第二章 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制度的发展——SCOPIC条款12-18
- 第一节 SCOPIC条款的产生12-14
- 一、“长崎精神”案12-13
- 二、SCOPIC条款的产生及影响13-14
- 第二节 SCOPIC条款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特别补偿制度的完善14-18
- 一、SCOPIC条款的启动与终止14-15
- 二、SCOPIC酬金的确定15
- 三、SCOPIC酬金的担保15-16
- 四、特别事故代表制度16
- 五、SCOPIC条款对特别补偿制度的完善16-18
- 第三章 ISU对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制度的修改建议及其启示18-34
- 第一节 ISU对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制度的修改建议18-21
- 一、修改的原因18-19
- 二、修改的具体内容19-20
- 三、小结20-21
- 第二节 相关各方对修改建议的意见评析21-26
- 一、救助人的意见21-22
- 二、ICS的意见22-23
- 三、船东互保协会集团的意见23
- 四、各国国家海事法律协会的意见23-24
- 五、各方意见评析24-26
- 第三节 ISU修改建议对完善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制度的启示26-34
- 一、对“环境损害”的界定加以修改26-28
- 二、对公约第十四条加以修改28-32
- 三、公约中的特别补偿制度与SCOPIC条款的关系32-34
- 第四章 我国的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制度探析34-43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的特别补偿制度及海难救助现状分析34-36
- 一、我国《海商法》中特别补偿制度的缺陷34
- 二、SCOPIC条款在中国的适用情况分析34-36
- 三、我国海难救助现状分析36
- 第二节 完善我国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制度的意义36-38
- 一、构建公平有效的海上环境救助激励机制36-37
- 二、平衡海难救助中各方的利益37
- 三、完善我国海事立法中的相应制度37-38
- 第三节 对我国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制度的完善建议38-43
- 一、对我国《海商法》中特别补偿制度的内容进行修改38-40
- 二、积极推动《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的修改进程40-41
- 三、其他相关的完善建议41-43
- 结论43-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敬东;;国家主管机关在海难救助中的权利和义务[J];中国水运;2008年06期
2 禹华英;;海难救助的性质与法律适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李克岳;;浅析海难救助的法律性质[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年12期
4 魏鑫;;论海难救助中的报酬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2年16期
5 刘玉荣;;论海难救助中的对人救助[J];对外经贸;2012年05期
6 万国海,,丁磊;海难救助的基本原则新论[J];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05期
7 谢求真;海难,不仅仅是天灾——广东雷州“7·11”海难前后[J];南风窗;1996年10期
8 李亚,樊铁成;浮船坞内坞修船舶的失事与海难救助的鉴定[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0年00期
9 刘传刚;论船长订立海难救助合同的权利[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刘刚仿;;中国海难救助客体法律制度的梳理与完善——兼议中国海商法相关制度的修改[J];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亚娟;;论海难救助制度与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兼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规定[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卷第1期[C];2007年
2 晏伟;;浅谈长江中的海难救助[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古远;陈桂元;詹发民;;浅谈海难救助及相关法律[A];中国航海学会2002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专刊[C];2002年
4 赖正维;;近代东北亚海域海难救助机制的特点及其意义[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C];2009年
5 于学勇;于彬成;;海难救助船船员进行模拟器训练的作用及必要性[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陈尧忠;;海难与海上援救[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巍邋通讯员 杨阔;防城港市海难救助基金首次启用[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于雕;规范安全事故和海难救助信息报送工作[N];东方城乡报;2009年
3 张明亮 新加坡《联合早报》;南海合作困局的出路[N];世界报;2010年
4 刘徽;浙江鼓励渔民同舟共济[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5 马毅 庄会柏;渔业海难救助手段亟须完善[N];中国船舶报;2001年
6 郑田卫(上海海事法院);海难救助格式合同比较论[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潘涔 上海海事法院;海难救生及赔偿的法律问题[N];上海法治报;2014年
8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杨兴培;海难中弃船船长将面临哪些法律责任[N];法制日报;2014年
9 ;MH370 跨越半个地球的追踪[N];中国航空报;2014年
10 记者 张青;韩开审“岁月”号15名船员[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刚仿;论海难救助的客体[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于杰;国家主管机关海难救助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洋洋;论海难救助中的特别补偿制度[D];外交学院;2016年
2 吴静;国家主管机关海难救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齐亮亮;海难救助报酬分配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王圣礼;海难救助标的刍议[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杨质健;国家主管机关从事和控制的海难救助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6 江峰;试论海难救助报酬留置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钱俊强;国家主管机关从事或控制的海难救助中救助款项请求权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8 曾越凡;海难救助报酬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曹超操;公共当局海难救助与海上强制救援行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10 杨天成;国家主管机关海难救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10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91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