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14:11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20世纪90年代才进入萌芽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历程非常短暂。但是,随着我国居民个人财富水平的增长和个人财富意识的觉醒,以及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愈加重视,人们在保证了基本生活质量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如何能让资产保值增值。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理财产品不断创新,成为资本市场一种非常重要的投资手段。 然而,跟金融创新中出现的其他新兴业务和产品一样,银行个人理财在发展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问题。纠纷风波使人们对个人理财产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非议,风险揭示不足以及欺诈等问题引发了客户的大量投诉,各商业银行之间为此展开了大量不当竞争等。因而如何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来规范个人理财业务,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个人理财法律关系性质的界定和分析个人理财法律纠纷的类型及原因,并在借鉴美国商业银行理财法律规范的经验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法律规制的构想,包括实体和程序法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构建以诉讼为主导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银行理财个人投资者知情权的保护;并在最后对司法所能介入银行理财纠纷的限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银行个人理财 银行信息披露 风险揭示义务 金融消费者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8;F83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理论分析9-13
- (一) 银行理财的概念和特征9
- (二) 银行理财与传统储蓄的区别9-11
- 1、产品风险因素10
- 2、产品流动性因素10
- 3、产品收益因素10-11
- (三)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法律规范的必要性11-13
- 1、信息不对称11
- 2、市场盲目混乱11-12
- 3、风险控制薄弱12-13
-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法律关系性质的界定13-19
- (一) 银行理财的法律关系争论13-14
- 1、委托代理说13-14
- 2、信托说14
- 3、独立关系说14
- (二) 信托:银行理财最佳法律关系的认识14-16
- 1、信托是平衡所有权与管理权的最好机制15
- 2、信托具有最好的隔离功能15
- 3、信托机制中受托人义务最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15-16
- (三) 信托理财的法律关系16-19
- 1、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16-17
- 2、银行与信托公司的关系17-19
-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法律纠纷的类型及原因19-25
- (一)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法律纠纷的类型19-21
- 1、弱化风险19-20
- 2、责任转嫁20
- 3、避重就轻、隐瞒风险20-21
- 4、披露失范21
- (二)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法律纠纷产生的原因21-25
- 1、法律规定不恰当21-22
- 2、银行滥用优势地位22
- 3、银行与投资者利益失衡22-23
- 4、责任难以追究23-25
- 四、美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规制经验及启示25-29
- (一) 美国银行业的理财业务发展25
- (二) 美国银行理财业务的经验25-26
- 1、充分挖掘利用客户信息25-26
- 2、注重对客户的选择26
- 3、打造差异化的理财品牌26
- (三) 对我国银行个人理财法律规制的启示26-29
- 1、树立消费者理财保护的理念26-27
- 2、在金融企业中营造消费者理财保护的氛围和文化27
- 3、推进消费者理财保护的立法建设27-28
- 4、逐步落实消费者理财保护的执行28-29
- 五、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法律规制的构想29-44
- (一) 处理的法律原则29-30
- 1、倾斜性保护原则29
- 2、充分及时保护原则29-30
- 3、适度保护原则30
- (二) 银行理财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30-35
- 1、实体法方面30-32
- 2、程序法方面32-35
- (三) 构建以诉讼为主导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35-36
- 1、理念基础35-36
- 2、具体构想36
- (四) 投资者知情权的保护36-39
- 1、风险揭示37-38
- 2、事先释明38
- 3、客户评估38-39
- 4、信息披露39
- (五) 司法介入银行理财纠纷的限度39-44
- 1、理财纠纷对司法的客观要求39-41
- 2、司法介入在实践中的合理定位41-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天健;商业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理论与实践[J];金融论坛;2001年03期
2 沈传河;朱新峰;王学民;;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开发研究[J];特区经济;2006年07期
3 孔晓红;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性质、风险与监管探析[J];金融纵横;2005年09期
4 潘建珊;;欧美金融隐私保护法律制度比较[J];法学论坛;2007年05期
5 蒋红珍,李学尧;论司法的原初与衍生功能[J];法学论坛;2004年02期
6 赵立航;;我国个人理财服务的历史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7 曹晓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与法律风险控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8 孙天琦;信息“单向购买”对信息不对称的强化与对监管有效性的影响[J];甘肃金融;2005年07期
9 赵许明,罗大钧;信托财产权属本质探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35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