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理财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02 21:22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委托理财作为一种资本市场上的新生事物也得到不断发展,参与度与社会关注度日益增加。但是,从我国目前关于委托理财的管理现状来看,虽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都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制定了关于委托理财的规范性文件,我国也制定了一些关于理财业务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现状,出现了混业性质的理财业务同分业监管的监管现状之间的矛盾。我国目前没有一部专门的委托理财法律法规,法律位阶关于委托理财的条款几乎是空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部金融法部门法规里有部分相关内容。因此,在我国委托理财实务中,时常出现合同内容不合规,理财行为不规范等现象,这些都是委托理财在我国继续健康发展的阻碍。另外,在司法实践层面,各地人民法院对于委托理财的性质、保底条款效力的认定、第三方监管人责任认定等方面的意见并不一致,出现了大量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鉴于这一新型的资产方式有其存在的价值,有继续发展的可能,笔者认为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委托理财的法律特征、法律性质入手,提出我国委托理财中现存的法律问题,并对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建议。本文第...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委托理财概述
1.1 委托理财的概念
1.2 委托理财的特征
1.2.1 主体的多样性
1.2.2 资金投向的广泛性
1.2.3 投资资产的单一性
1.2.4 特殊条款的争议性
1.3 委托理财的分类
1.3.1 以委托主体为标准的分类
1.3.2 以受托主体为标准的分类
1.3.3 以集合方式为标准的分类
1.3.4 以资金投向为标准的分类
1.4 委托理财的法律关系界说
1.4.1 委托法律关系说
1.4.2 合伙法律关系说
1.4.3 信贷法律关系说
1.4.4 行纪法律关系说
1.4.5 信托法律关系说
2 委托理财中的保底条款效力问题
2.1 保底条款的概念及类型
2.1.1 保底条款的概念
2.1.2 保底条款的类型
2.2 保底条款效力的有关学说
2.2.1 保底条款无效说
2.2.2 保底条款有效说
2.2.3 保底条款有限承认说
2.3 保底条款效力的认定
2.3.1 金融法中各行业保底条款的规定
2.3.2 保底条款效力的认定的理想模式
3 委托理财中的信息披露问题
3.1 委托理财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3.1.1 合同法中的信息披露义务的法理基础
3.1.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信息披露义务的法理基础
3.1.3 信托法中信息披露义务的法理基础
3.2 委托理财中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3.2.1 立法层级不高
3.2.2 缺乏可执行性
3.2.3 监管执行不力
3.2.4 第三方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3.3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委托理财中的信息披露制度
3.3.1 国外理财业务中信息披露制度介绍
3.3.2 完善我国委托理财市场中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4 委托理财中的第三方监管人责任认定问题
4.1 第三方监管合同的法律性质及效力
4.1.1 第三方监管合同的法律性质
4.1.2 第三方监管合同的效力
4.2 第三方监管责任的认定和承担
4.2.1 监管合同无效时监管人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4.2.2 监管人违约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4.2.3 监管人侵权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13927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委托理财概述
1.1 委托理财的概念
1.2 委托理财的特征
1.2.1 主体的多样性
1.2.2 资金投向的广泛性
1.2.3 投资资产的单一性
1.2.4 特殊条款的争议性
1.3 委托理财的分类
1.3.1 以委托主体为标准的分类
1.3.2 以受托主体为标准的分类
1.3.3 以集合方式为标准的分类
1.3.4 以资金投向为标准的分类
1.4 委托理财的法律关系界说
1.4.1 委托法律关系说
1.4.2 合伙法律关系说
1.4.3 信贷法律关系说
1.4.4 行纪法律关系说
1.4.5 信托法律关系说
2 委托理财中的保底条款效力问题
2.1 保底条款的概念及类型
2.1.1 保底条款的概念
2.1.2 保底条款的类型
2.2 保底条款效力的有关学说
2.2.1 保底条款无效说
2.2.2 保底条款有效说
2.2.3 保底条款有限承认说
2.3 保底条款效力的认定
2.3.1 金融法中各行业保底条款的规定
2.3.2 保底条款效力的认定的理想模式
3 委托理财中的信息披露问题
3.1 委托理财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3.1.1 合同法中的信息披露义务的法理基础
3.1.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信息披露义务的法理基础
3.1.3 信托法中信息披露义务的法理基础
3.2 委托理财中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3.2.1 立法层级不高
3.2.2 缺乏可执行性
3.2.3 监管执行不力
3.2.4 第三方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3.3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委托理财中的信息披露制度
3.3.1 国外理财业务中信息披露制度介绍
3.3.2 完善我国委托理财市场中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4 委托理财中的第三方监管人责任认定问题
4.1 第三方监管合同的法律性质及效力
4.1.1 第三方监管合同的法律性质
4.1.2 第三方监管合同的效力
4.2 第三方监管责任的认定和承担
4.2.1 监管合同无效时监管人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4.2.2 监管人违约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4.2.3 监管人侵权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13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401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