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沉默权的立法
发布时间:2021-03-30 21:22
刑事沉默权制度体现了人权思想,是一国文明进步的象征。刑事沉默权是西方社会赋予嫌疑人的刑事诉讼权,自其产生以来就争议不断,设置刑事沉默权的各国也分别对此权利进行了限制。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对刑事沉默权是否予以立法的态度并不明确,使得刑事沉默权未能在我国正式立法。笔者认为,设立沉默权是必然趋势,但设立一项制度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并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最终设立合理的刑事沉默权。本文正是对我国刑事沉默权如何立法进行了探讨。本文共分四章,引言是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方法等予以论述;第一篇章、刑事沉默权概述。从美国的“米兰规则”入手,来探讨刑事沉默权的相关基础性概念,历史发展,以及其相应的价值和法律理论基础;第二章通过阐述外国刑事沉默权如何适用的问题,以及我国刑事沉默权有关的法规规则的探究,来分析我国刑事沉默权立法进行的可行性;第三章通过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刑事沉默权的关系与中国在刑事沉默权立法时可能遇到的阻碍,来说明设立刑事沉默权时可能面临的困境;第四篇章对我国刑事沉默权如何制定法律表达了一些个人观点,包含沉默权的法制原则,立法如何构建,配套制度的制定,以及刑事沉默权的限制。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路线
二 刑事沉默权概述
(一)“米兰达规则”及其中的刑事沉默权制度
(二)刑事沉默权的属性、内容及其适用范围
(三)刑事沉默权的历史沿革
(四)刑事沉默权制度的价值
三 我国刑事沉默权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一)国外刑事沉默权制度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刑事沉默权相关法律制度研究
(三)我国刑事沉默权相关司法实践:零口供规则的运用
四我国刑事沉默权立法的困境分析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氛围下的刑事沉默权
(二)我国刑事沉默权立法面临的困难
五 我国刑事沉默权的立法建议
(一)刑事沉默权制度立法的基本原则
(二)刑事沉默权立法的法律构建
(三)刑事沉默权制度立法的相关配套制度
(四)刑事沉默权制度适用的例外规则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民族思维方式考量我国实施沉默权的长期性[J]. 李佳金. 老区建设. 2009(18)
[2]公民权利之沉默权[J]. 马秋莲,王立梅.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8)
[3]浅析无罪推定与沉默权的关系[J]. 高科伟. 大众商务. 2009(12)
[4]侦查沉默权的诉讼价值探析[J]. 林树锦.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3)
[5]沉默权:一个无法沉默的话题——从我国刑诉法“应当如实回答”谈起[J]. 袁曙光,张静.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6]沉默权在中国的发展与适用[J]. 王慧洁.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8(12)
[7]遏止刑讯逼供与沉默权的确立[J]. 奉晓政,卢耀胜. 贺州学院学报. 2008(04)
[8]试论沉默权制度在我国的限制适用[J]. 夏继松.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3(01)
[9]沉默权纷争梳理及我国沉默权制度构建研究[J]. 胡健泼.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04)
[10]西方沉默权比较研究[J]. 李昌道,董茂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本文编号:3110176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路线
二 刑事沉默权概述
(一)“米兰达规则”及其中的刑事沉默权制度
(二)刑事沉默权的属性、内容及其适用范围
(三)刑事沉默权的历史沿革
(四)刑事沉默权制度的价值
三 我国刑事沉默权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一)国外刑事沉默权制度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刑事沉默权相关法律制度研究
(三)我国刑事沉默权相关司法实践:零口供规则的运用
四我国刑事沉默权立法的困境分析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氛围下的刑事沉默权
(二)我国刑事沉默权立法面临的困难
五 我国刑事沉默权的立法建议
(一)刑事沉默权制度立法的基本原则
(二)刑事沉默权立法的法律构建
(三)刑事沉默权制度立法的相关配套制度
(四)刑事沉默权制度适用的例外规则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民族思维方式考量我国实施沉默权的长期性[J]. 李佳金. 老区建设. 2009(18)
[2]公民权利之沉默权[J]. 马秋莲,王立梅.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8)
[3]浅析无罪推定与沉默权的关系[J]. 高科伟. 大众商务. 2009(12)
[4]侦查沉默权的诉讼价值探析[J]. 林树锦.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3)
[5]沉默权:一个无法沉默的话题——从我国刑诉法“应当如实回答”谈起[J]. 袁曙光,张静.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6]沉默权在中国的发展与适用[J]. 王慧洁.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8(12)
[7]遏止刑讯逼供与沉默权的确立[J]. 奉晓政,卢耀胜. 贺州学院学报. 2008(04)
[8]试论沉默权制度在我国的限制适用[J]. 夏继松.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3(01)
[9]沉默权纷争梳理及我国沉默权制度构建研究[J]. 胡健泼.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04)
[10]西方沉默权比较研究[J]. 李昌道,董茂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本文编号:3110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1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