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上的金融违法行为入罪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8 17:5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金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金融活动已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中心。金融活动的快速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金融秩序,为稳定金融秩序,需要法律的维护和调节,刑法作为保障法应当发挥重要作用。纵观我国金融犯罪的立法进程,1979年刑法只有关于伪造货币罪、伪造有价证券罪和贩运假币罪的规定。1997年刑法在承袭以往立法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了金融犯罪入罪上的扩张,在刑法典第三章的第四节和第五节对其进行了系统规定。从97年至今陆续出台了七个刑法修正案及一个单行刑法,在七个刑法修正案中只有修正案二和修正案四没有对金融犯罪进行修订,其余五个修正案的57个条文中有22条是关于金融犯罪修订的,占了所有条文的近一半。金融领域大规模入罪的初衷固为良善,但是,从效果上来看,并未达至预期成效,金融违法犯罪行为依然层出不穷;同时,也造成刑法典频繁修改,严重损害了国民的预测可能性。理论界也出现了认为刑罚干预金融领域过多的批判,对于批判的回应,有学者主张改变当前金融犯罪的立法模式,移植德日“双轨制”的立法模式,将其归入到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中,并规定相应的罪名和法定刑。这...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的缘起:司法实践的反思
1.1.2 问题的深化:立法现状的简析
1.2 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本文研究概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3 研究的方法
2. 法定犯理论:金融违法行为入罪的刑法学基础
2.1 法定犯与自然犯区别理论辩析
2.1.1 国外法定犯与自然犯区别理论概览
2.1.2 国内法定犯与自然犯区别理论概览
2.1.3 评析
2.2 法定犯的特点发现:超常性
2.2.1 法定犯超常性之提出
2.2.2 法定犯超常性之生成机理
2.3 法定犯超常性对金融违法行为入罪的意义
3. 法定犯视野下的金融违法行为入罪依据
3.1 入罪依据的论域选择
3.1.1 论域的概念
3.1.2 犯罪学论域内的入罪依据
3.1.3 刑法学论域内的入罪依据
3.2 刑法学论域内入罪依据的症结与厘定
3.2.1 入罪依据与犯罪本质
3.2.2 入罪依据的厘定
3.3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依据之解读
3.3.1 社会危害性的考量
3.3.2 应受惩罚性的考量
4.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的标准
4.1 标准与依据之辨
4.2 入罪标准的观点汇总与简要评析
4.2.1 观点汇总
4.2.2 简要评析
4.3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标准的提出
4.3.1 入罪标准提出的切入点
4.3.2 入罪标准的内涵
4.4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标准的展开
4.4.1 保护必要性
4.4.2 损害产生可能性
4.4.3 行为可处理性
4.4.4 行为处罚效率性
4.4.5 证明可能性
5.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标准应用示例
5.1 骗取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之立罪检验
5.1.1 骗取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之立法理由
5.1.2 立法理由之保护必要性标准审视
5.2 证券、期货犯罪之立罪检验
5.2.1 证券、期货犯罪之立法理由
5.2.2 立法理由之行为处罚效率性与证明可能性标准审视
5.3 洗钱罪之立罪检验
5.3.1 洗钱罪的立法理由
5.3.2 立法理由之可处理性标准审视
6.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犯罪化范围的法理分析与展开[J]. 蔡一军.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01)
[2]金融刑法立罪逻辑论——以金融刑法修正为例[J]. 胡启忠. 中国法学. 2009(06)
[3]对风险社会刑法思想的辩证思考[J]. 康伟. 河北学刊. 2009(06)
[4]检察机关介入金融监管的依据与标准[J]. 陈辐宽. 法学. 2009(10)
[5]论农村民间金融监管和谐价值理念——基于当前金融生态失衡的视角[J]. 张燕. 法学论坛. 2009(05)
[6]欧陆刑法中的抽象危险犯及其启示[J]. 张红艳. 河北法学. 2009(09)
[7]金融犯罪的新态势及刑法应对[J]. 毛玲玲. 法学. 2009(07)
[8]金融监管的法律价值及实现机制——兼论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机制改革[J]. 潘德勇.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9(04)
[9]风险社会下的刑法价值观念及其立法实践[J]. 郝艳兵.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07)
[10]风险社会下危险犯扩展理论新探[J]. 曹俊华.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03)
硕士论文
[1]犯罪化概念原探[D]. 代碧忠.湘潭大学 2007
[2]经济犯罪违法性问题研究[D]. 宋一虎.华东政法学院 2005
本文编号:3145916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的缘起:司法实践的反思
1.1.2 问题的深化:立法现状的简析
1.2 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本文研究概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3 研究的方法
2. 法定犯理论:金融违法行为入罪的刑法学基础
2.1 法定犯与自然犯区别理论辩析
2.1.1 国外法定犯与自然犯区别理论概览
2.1.2 国内法定犯与自然犯区别理论概览
2.1.3 评析
2.2 法定犯的特点发现:超常性
2.2.1 法定犯超常性之提出
2.2.2 法定犯超常性之生成机理
2.3 法定犯超常性对金融违法行为入罪的意义
3. 法定犯视野下的金融违法行为入罪依据
3.1 入罪依据的论域选择
3.1.1 论域的概念
3.1.2 犯罪学论域内的入罪依据
3.1.3 刑法学论域内的入罪依据
3.2 刑法学论域内入罪依据的症结与厘定
3.2.1 入罪依据与犯罪本质
3.2.2 入罪依据的厘定
3.3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依据之解读
3.3.1 社会危害性的考量
3.3.2 应受惩罚性的考量
4.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的标准
4.1 标准与依据之辨
4.2 入罪标准的观点汇总与简要评析
4.2.1 观点汇总
4.2.2 简要评析
4.3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标准的提出
4.3.1 入罪标准提出的切入点
4.3.2 入罪标准的内涵
4.4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标准的展开
4.4.1 保护必要性
4.4.2 损害产生可能性
4.4.3 行为可处理性
4.4.4 行为处罚效率性
4.4.5 证明可能性
5. 金融违法行为入罪标准应用示例
5.1 骗取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之立罪检验
5.1.1 骗取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之立法理由
5.1.2 立法理由之保护必要性标准审视
5.2 证券、期货犯罪之立罪检验
5.2.1 证券、期货犯罪之立法理由
5.2.2 立法理由之行为处罚效率性与证明可能性标准审视
5.3 洗钱罪之立罪检验
5.3.1 洗钱罪的立法理由
5.3.2 立法理由之可处理性标准审视
6.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犯罪化范围的法理分析与展开[J]. 蔡一军.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01)
[2]金融刑法立罪逻辑论——以金融刑法修正为例[J]. 胡启忠. 中国法学. 2009(06)
[3]对风险社会刑法思想的辩证思考[J]. 康伟. 河北学刊. 2009(06)
[4]检察机关介入金融监管的依据与标准[J]. 陈辐宽. 法学. 2009(10)
[5]论农村民间金融监管和谐价值理念——基于当前金融生态失衡的视角[J]. 张燕. 法学论坛. 2009(05)
[6]欧陆刑法中的抽象危险犯及其启示[J]. 张红艳. 河北法学. 2009(09)
[7]金融犯罪的新态势及刑法应对[J]. 毛玲玲. 法学. 2009(07)
[8]金融监管的法律价值及实现机制——兼论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机制改革[J]. 潘德勇.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9(04)
[9]风险社会下的刑法价值观念及其立法实践[J]. 郝艳兵.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07)
[10]风险社会下危险犯扩展理论新探[J]. 曹俊华.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03)
硕士论文
[1]犯罪化概念原探[D]. 代碧忠.湘潭大学 2007
[2]经济犯罪违法性问题研究[D]. 宋一虎.华东政法学院 2005
本文编号:3145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45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