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留置措施的立法隙缺及其消解机制
发布时间:2021-11-18 18:00
留置取代"两规"彰显了法治反腐思维,较"两规"而言具有较大的法治进步意义。但是,由于留置措施立法的单一化缺陷,其在理论上与比例原则和人权保障原则有待进一步衔接;同时,监察机关在监察调查实践中也面临权力恣意或者权力萎缩的两难困境。为此,学者提出了留置措施内部控制或强制措施外部借用两种方案,试图化解留置措施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困境。而基于法治反腐的理论需求与现实考量,监察机关宜在监察解释或实施细则中对留置措施作广义与狭义区分。广义留置具体可包括留置盘问、留置取保、留置监视以及紧急留置,狭义留置则仅指《监察法》第22条规定之情形。
【文章来源】: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9,31(03)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 “两规”的法治进阶:监察留置
(一) “两规”的法治困境
1.“两规”措施有违法律保留原则之嫌疑
2.“两规”措施程序正当性缺失
(二) 留置取代“两规”的法治意义
1.破解“两规”的法无授权困境
2.留置较“两规”更符合程序正义
二、 监察留置权属观点聚讼
(一) 调查手段说
(二) 强制措施说
(三) 综合说
三、 监察留置的立法缺陷及其双重困境
(一) 监察留置单一化立法缺陷
(二) 监察留置单一化立法面临的双重困境
1.单一化留置措施面临的理论困境
2.单一化留置措施面临的实践困境
四、监察留置困境之消解
(一) 监察留置内部控制
(二) 强制措施外部借用
(三) 两种方案之可行性分析
(四) 留置措施的未来面相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监察委员会留置措施论析[J]. 江国华,王冲.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9)
[2]留置措施的法治化研究[J]. 屈超立,慈海威. 理论探索. 2018(06)
[3]监察机关留置问题研究[J]. 杨宇冠,高童非.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8(05)
[4]论监察留置的适用条件[J]. 王飞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5]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语境下的若干刑诉法问题应和[J]. 姚莉,秦文峰. 求索. 2018(04)
[6]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整体性检视——兼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与监察留置之关系[J]. 李国华.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8(03)
[7]程序自然法作为规则自洽的必要条件——《监察法》留置权运作的法治化路径[J]. 刘艳红.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03)
[8]监察机关调查犯罪程序的流转与衔接[J]. 叶青.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03)
[9]监察留置适用中的程序问题[J]. 王飞跃. 法学杂志. 2018(05)
[10]规范监察留置程序[J]. 赵晓光.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04)
本文编号:3503351
【文章来源】: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9,31(03)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 “两规”的法治进阶:监察留置
(一) “两规”的法治困境
1.“两规”措施有违法律保留原则之嫌疑
2.“两规”措施程序正当性缺失
(二) 留置取代“两规”的法治意义
1.破解“两规”的法无授权困境
2.留置较“两规”更符合程序正义
二、 监察留置权属观点聚讼
(一) 调查手段说
(二) 强制措施说
(三) 综合说
三、 监察留置的立法缺陷及其双重困境
(一) 监察留置单一化立法缺陷
(二) 监察留置单一化立法面临的双重困境
1.单一化留置措施面临的理论困境
2.单一化留置措施面临的实践困境
四、监察留置困境之消解
(一) 监察留置内部控制
(二) 强制措施外部借用
(三) 两种方案之可行性分析
(四) 留置措施的未来面相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监察委员会留置措施论析[J]. 江国华,王冲.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9)
[2]留置措施的法治化研究[J]. 屈超立,慈海威. 理论探索. 2018(06)
[3]监察机关留置问题研究[J]. 杨宇冠,高童非.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8(05)
[4]论监察留置的适用条件[J]. 王飞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5]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语境下的若干刑诉法问题应和[J]. 姚莉,秦文峰. 求索. 2018(04)
[6]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整体性检视——兼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与监察留置之关系[J]. 李国华.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8(03)
[7]程序自然法作为规则自洽的必要条件——《监察法》留置权运作的法治化路径[J]. 刘艳红.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03)
[8]监察机关调查犯罪程序的流转与衔接[J]. 叶青.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03)
[9]监察留置适用中的程序问题[J]. 王飞跃. 法学杂志. 2018(05)
[10]规范监察留置程序[J]. 赵晓光.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04)
本文编号:3503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503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