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发布时间:2021-12-18 17:51
网络个人信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媒介生成、传播、使用、处理的包括自然人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证统一编号、特征、指纹、婚姻、家庭、教育、健康、病历、财务状况及各种社会活动在内的,足以识别该个人的信息。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是指个人对以数据、符号形式收集和存储于网络中的有关自己的信息资料加以控制和利用以及排除非法干扰的权利。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有其区别于隐私权的特性和不同的具体内容,其核心是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支配,它是兼具人格权和财产权属性的复合型权利。对于公民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迫在眉睫,从当今的司法实务中出现的诸多公民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遭到侵害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侵权主体多元化、侵权行为多样化,而与之相适应的立法滞后或者缺失,造成公民无法依据现有法律有效保护自己的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这使得完善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立法更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完善我国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上,首先应明确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之价值;其次应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保护经验,在立法模式的选择上,综合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模式和以欧盟为代表的立法规制模式二者之优势,采用安全港模式;最后完善我国公...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2章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法律界定
2.1 网络个人信息的界定
2.1.1 网络个人信息的含义
2.1.2 网络个人信息的内容及特征
2.2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界定
2.2.1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含义
2.2.2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特征
2.2.3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主要内容
第3章 我国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立法保护必要性分析
3.1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屡遭侵害
3.1.1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侵害主体多元化
3.1.2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侵权行为多样化
3.2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缺乏有效的立法规定
3.2.1 宪法、诉讼法缺少关于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规定
3.2.2 刑法与民法的规定缺少衔接
3.2.3 行政法规的规定滞后
3.2.4 行业自律性规定的效力有限
第4章 我国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立法保护之完善思考
4.1 明确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立法保护的价值取向
4.1.1 自由价值
4.1.2 秩序价值
4.1.3 尊严价值
4.2 借鉴国外的立法保护经验
4.2.1 立法模式的选择
4.2.2 借鉴欧盟立法的相关内容
4.3 完善我国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立法的具体思考
4.3.1 明确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立法目的
4.3.2 完善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立法内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上)[J]. 王泽鉴. 比较法研究. 2008(06)
[2]简析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J]. 马晶晶,秦敏.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01)
[3]论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制度的完善[J]. 王志红.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4]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 赵峻镭.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4(04)
[5]关于隐私权的价值思考[J]. 花俏溪,花玉新.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01)
[6]互联网上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J]. 刘春燕,刘振燚. 律师世界. 2001(10)
[7]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与隐私权保护[J]. 汤啸天. 政法论坛. 2000(01)
[8]隐私权研究[J]. 张新宝. 法学研究. 1990(03)
本文编号:3542893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2章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法律界定
2.1 网络个人信息的界定
2.1.1 网络个人信息的含义
2.1.2 网络个人信息的内容及特征
2.2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界定
2.2.1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含义
2.2.2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特征
2.2.3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主要内容
第3章 我国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立法保护必要性分析
3.1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屡遭侵害
3.1.1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侵害主体多元化
3.1.2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侵权行为多样化
3.2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缺乏有效的立法规定
3.2.1 宪法、诉讼法缺少关于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规定
3.2.2 刑法与民法的规定缺少衔接
3.2.3 行政法规的规定滞后
3.2.4 行业自律性规定的效力有限
第4章 我国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立法保护之完善思考
4.1 明确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立法保护的价值取向
4.1.1 自由价值
4.1.2 秩序价值
4.1.3 尊严价值
4.2 借鉴国外的立法保护经验
4.2.1 立法模式的选择
4.2.2 借鉴欧盟立法的相关内容
4.3 完善我国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立法的具体思考
4.3.1 明确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立法目的
4.3.2 完善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立法内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上)[J]. 王泽鉴. 比较法研究. 2008(06)
[2]简析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J]. 马晶晶,秦敏.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01)
[3]论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制度的完善[J]. 王志红.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4]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 赵峻镭.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4(04)
[5]关于隐私权的价值思考[J]. 花俏溪,花玉新.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01)
[6]互联网上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J]. 刘春燕,刘振燚. 律师世界. 2001(10)
[7]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与隐私权保护[J]. 汤啸天. 政法论坛. 2000(01)
[8]隐私权研究[J]. 张新宝. 法学研究. 1990(03)
本文编号:3542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54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