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中国立法模式下案外人异议之诉的理论检视

发布时间:2022-01-11 21:38
  中国立法模式下的案外人异议之诉,其内涵宜界定为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权利,书面异议被执行法院驳回后,在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情况下,请求法院作出判决停止对该标的实施执行的救济制度。其在性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救济诉讼。我国书面异议前置的程序设计,目前来说是合理的。案外人应当在识别与其他救济制度的分工后,有选择地适用案外人异议之诉。 

【文章来源】:西部法学评论. 2019,(01)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内涵与性质之理论省思
    (一) 考量基础: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内涵
    (二) 理论追问: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性质
    (三) 实践考察:案外人异议之诉的价值
二、案外人异议之诉程序构成的价值考量
    (一) 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当事人
    (二) 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提起与管辖
    (三) 异议前置程序的合理性讨论
三、案外人异议之诉与其他救济制度的分工及选择适用
    (一) 案外人救济路径的识别与分工
    (二) 案外人救济路径的选择与适用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案外第三人权益程序保障体系研究[J]. 张卫平,任重.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4(06)
[2]“第三人撤销诉讼”抑或“诉讼第三人异议之诉”——基于我国《民诉法》第56条第3款的分析[J]. 傅贤国.  法学评论. 2013(05)
[3]执行标的实体权属的判断标准——以案外人异议的审查为中心的研究[J]. 肖建国.  政法论坛. 2010(03)
[4]论错误拍卖第三人财产的法律效力——兼评《民事诉讼法》第204条之相关规定[J]. 卢正敏,齐树洁.  现代法学. 2010(01)
[5]论民事执行的正当性与程序保障──以第三人异议之诉为中心[J]. 唐力.  法学评论. 2009(05)
[6]论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对《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异议之诉改革的评价[J]. 赵信会.  政法论丛. 2009(03)
[7]案外人异议之诉[J]. 张卫平.  法学研究. 2009(01)
[8]案外人异议制度的废弃与执行异议之诉的构建——兼评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204条[J]. 刘学在,朱建敏.  法学评论. 2008(06)
[9]程序上的执行救济与实体上的执行救济[J]. 马登科.  湖北社会科学. 2001(08)



本文编号:3583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583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a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