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保护中的引导性立法 ——以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3 02: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但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伴随而来的是我国对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制定了大量的环保法律法规,形成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环境保护立法体系,对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对生态环境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现有环保立法作用的局限性便进一步暴露出来。出现了立法越来越多,环境保护的进展却没有快速发展的迹象。究其原因,现有立法的作用更多的是倾向于对导致环境恶化的行为主体的惩罚,而缺乏了主动引导环境向健康方向发展的立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末端治理的缺陷暴露无疑,末端治理指的是企业污染在前,政府治理在后的现象。先污染后治理起到的效果好像是以惩罚为目的,扭曲了环保立法的宗旨。本文以河南某地为例说明在惩罚性立法的指引下环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实际情况,随后主要以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济钢)为例说明政府引导性的措施对企业发展环保的重要性,两个例子的强烈对比使我们直观的认识到现有立法的不足。本文的核心部分是对立法的这种不足提出的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在环保立法中应...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我国现有环境保护立法的滞后性
(一) 惩罚性立法的局限
(二) 企业危害环保行为屡禁不止的深层社会原因
(三) 引导性立法的缺失
二 环境保护中引导性立法的可行性
(一) 政府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以济钢为例
1、济钢发展面临的困境
2、山东省济南市政府对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给与大力支持
3、济钢发展思路的转变
4、济钢的绿色发展之路
5、山东省政府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将经验制度化进行推广
(二) 济钢发展的成功给出的启示
三 引导性立法的建议
(一) 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投资的制度
1、通过财政立法加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
2、通过立法设立政府为融资主体的环保投资基金
3、立法中加入对企业发展环保产业的奖励内容
(二) 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激励制度
1、经济激励制度的发展现状
2、我国经济激励制度现状
3、经济激励措施的立法建议
(三) 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排污权交易的立法
1、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概况
2、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内容
3、排污权交易概况
4、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势
5、相关立法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及其借鉴意义[J]. 陈海君.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01)
[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律问题[J]. 常纪文. 红旗文稿. 2005(24)
[3]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简介[J]. 王凤春. 节能与环保. 2005(03)
[4]日本城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管理模式分析[J]. 邵天一,李华友. 环境科学动态. 2005(01)
[5]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度构建与选择[J]. 李艳芳.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01)
[6]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J]. 孙佑海. 环境保护. 2005(01)
[7]生态省建设的法制保障[J]. 黄晓林. 理论学刊. 2004(04)
[8]论清洁生产和良性循环经济立法[J]. 江伟钰. 法学杂志. 2003(05)
[9]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障碍分析[J]. 袁明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2(01)
[10]美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李华,杜莉. 世界经济文汇. 2001(06)
本文编号:3585896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我国现有环境保护立法的滞后性
(一) 惩罚性立法的局限
(二) 企业危害环保行为屡禁不止的深层社会原因
(三) 引导性立法的缺失
二 环境保护中引导性立法的可行性
(一) 政府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以济钢为例
1、济钢发展面临的困境
2、山东省济南市政府对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给与大力支持
3、济钢发展思路的转变
4、济钢的绿色发展之路
5、山东省政府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将经验制度化进行推广
(二) 济钢发展的成功给出的启示
三 引导性立法的建议
(一) 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投资的制度
1、通过财政立法加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
2、通过立法设立政府为融资主体的环保投资基金
3、立法中加入对企业发展环保产业的奖励内容
(二) 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激励制度
1、经济激励制度的发展现状
2、我国经济激励制度现状
3、经济激励措施的立法建议
(三) 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排污权交易的立法
1、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概况
2、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内容
3、排污权交易概况
4、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势
5、相关立法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及其借鉴意义[J]. 陈海君.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01)
[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律问题[J]. 常纪文. 红旗文稿. 2005(24)
[3]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简介[J]. 王凤春. 节能与环保. 2005(03)
[4]日本城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管理模式分析[J]. 邵天一,李华友. 环境科学动态. 2005(01)
[5]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度构建与选择[J]. 李艳芳.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01)
[6]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J]. 孙佑海. 环境保护. 2005(01)
[7]生态省建设的法制保障[J]. 黄晓林. 理论学刊. 2004(04)
[8]论清洁生产和良性循环经济立法[J]. 江伟钰. 法学杂志. 2003(05)
[9]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障碍分析[J]. 袁明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2(01)
[10]美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李华,杜莉. 世界经济文汇. 2001(06)
本文编号:3585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58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