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人格权行为:基本类型与立法问题

发布时间:2022-01-13 01:17
  中国民法典应该规范人格权行为。人格权行为是人格权行使行为的简称,可以包括人格权法律行为、事实行为、准法律行为等,不同的人格权行为对应于不同的立法问题。人格权行为的效力因为权利冲突而受到影响,所谓权利限制实际上是对人格权行为的限制而非对权利的限制。权利位阶是化解权利冲突的基本手段。权利限制应遵循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 

【文章来源】:经贸法律评论. 2019,(05)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人格权法律行为的基本类型及其立法问题
    (一)基本类型
        1. 纯粹人格权法律行为、财产性人格权法律行为
        2. 单方人格权法律行为、双方人格权法律行为
        3. 人格权处置行为、人格权负担行为
    (二)立法问题
        1. 人格权法律行为立法应坚持法定主义
        2. 人格权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
        3. 人格权法律行为与身份行为
二、非法律行为:人格权事实行为与准法律行为
    (一)人格权事实行为
        1. 人格权事实行为的类型
        2. 人格权事实行为的立法问题
    (二)准法律行为
        1. 准法律行为的类型
            (1)通知
            (2)同意
            (3)谅解
        2. 准法律行为的立法技术
三、人格权行为的效力控制:权利冲突及权利限制
    (一)人格权冲突的法律意义
    (二)权利位阶:人格权冲突的重要应对机制
    (三)人格权限制
        1. 法律保留原则
        2. 比例原则
四、结论



本文编号:3585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585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b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