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江平教授人格权立法思想的主旨及形成基础

发布时间:2022-01-21 10:59
  我国民法典编纂应当将人格权在分则中独立成编,是江平教授一贯的人格权立法思想,是其民法立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立法思想来源于他私权神圣的民法观念,形成于他身历坎坷、人格尊严和人格权被侵害的实践体会过程中,初期表现在《民法通则》民事权利一章单独规定人格权,集中展现在2002年《民法(草案)》和本次编纂民法典的立法讨论中。这种人格权立法思想不拘泥于民法立法传统,敢于创新,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勇于独辟蹊径,开创了人格权立法的新体例,为我国民事主体的人格权法律保障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实践经验。 

【文章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34(06)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江平教授发表人格权立法思想重要演讲的学术背景
二、江平教授人格权立法思想的主旨及理论支撑
    (一)民法典规定人格权法最可行的路线就是独立成编方式
    (二)支撑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结论性意见的依据
        1.符合民法典主干起草想法和国家政治上保障人格权的趋向。
        2.中国人格权相关问题具有“非政治色彩”与民事权利属性。
        3.我国人格权理论内容比较完备且有实践案例比较充足的丰富权利池。
    (三)小结
三、江平教授人格权在民法典独立成编立法思想的形成基础
    (一)自青年留学研习民法确立了坚定不移的私权神圣观念
    (二)亲历逆境遭受迫害而深知人格权之于人的重要性
    (三)勇于创新、不拘民法传统立法体例之一格的立法观念
    (四)立志为民事主体私权利呐喊的理想基础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十九大精神统一编纂民法典的人格权立法思想[J]. 杨立新.  盛京法律评论. 2017(02)
[2]人格权立法与民法典编纂体例[J]. 江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本文编号:3600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600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4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