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加重处罚情节疑难问题研究及立法建议
发布时间:2022-04-21 22:17
抢劫罪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严重暴力犯罪,这种犯罪在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的同时,对公民的人身权利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属于侵犯财产罪的首恶罪行。因此,各国均将抢劫犯罪作为打击的重点。我国建国后的第一部刑法即1979年刑法第150条对抢劫罪的认定和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对抢劫罪的加重情节仅仅包括了“情节严重和致人重伤、死亡”两种情形,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犯罪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为了增强可操作性,便于司法实践中的统一适用标准。1997年修订的我国刑法对抢劫罪做出了新规定,将1979年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细化为具体的八种情形,但在实践操作中,由于立法语言欠缺缜密,使得理论界在相关概念的理解上存在不同的认识,甚至有的认识大相径庭,造成八种情形的认定标准不尽统一。另外,在抢劫罪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犯的认识上上也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选取了“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以及“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五个加重情节,以刑法的规定为基础,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抢劫罪加重情节的认定
第一节 关于“入户抢劫”问题
一、“户”的认定
二、“入”的理解
三、对《抢案解释》和《两抢意见》的疑问
第二节 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问题
一、“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司法认定
二、实际认定中的争议问题
第三节 关于“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问题
一、抢劫对象的范围
二、主观“明知”的认定
第四节 关于“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问题
一、“多次抢劫”中抢劫行为的认定
二、“多次抢劫”中抢劫次数的认定
三、“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
第五节 关于“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问题
一、军警人员的范围
二、冒充的方式和程度
三、立法缺陷
第二章 抢劫罪加重犯未遂问题探讨
第一节 对抢劫罪加重犯未遂问题的争议
第二节 抢劫罪加重犯未遂状态存在的根据及认定标准
第三章 抢劫罪加重处罚情节的立法评析及立法完善
第一节 立法评析
一、设立“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必要性分析
二、对“多次抢劫”规定的反思
第二节 立法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抢劫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 卢红. 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2]“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理解与适用[J]. 谢彤.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4)
[3]论抢劫罪的加重犯[J]. 刘明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01)
[4]抢劫罪司法认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逄锦温. 法学评论. 2002(01)
[5]冒充军警人员实施抢劫罪之法定刑设置疏漏[J]. 刘艳红. 法学. 2000(06)
[6]有关抢劫罪的几个问题[J]. 侯国云,陈丽华.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0(03)
[7]再谈对抢劫罪之加重情形的认定[J]. 熊洪文. 人民检察. 1999(07)
[8]抢劫罪特别类型研究[J]. 周振想,林维. 人民检察. 1999(01)
[9]论抢劫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J]. 肖中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8(05)
[10]试论抢劫罪的几个问题[J]. 杨敦先. 法学研究. 1983(02)
硕士论文
[1]论加重抢劫罪[D]. 张璇.中国政法大学 2007
[2]抢劫罪情节加重问题研究[D]. 杨向勇.郑州大学 2006
[3]我国抢劫罪加重情节研究[D]. 王平.中国政法大学 2006
[4]论特别类型抢劫罪的若干问题[D]. 黄毅平.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46688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抢劫罪加重情节的认定
第一节 关于“入户抢劫”问题
一、“户”的认定
二、“入”的理解
三、对《抢案解释》和《两抢意见》的疑问
第二节 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问题
一、“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司法认定
二、实际认定中的争议问题
第三节 关于“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问题
一、抢劫对象的范围
二、主观“明知”的认定
第四节 关于“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问题
一、“多次抢劫”中抢劫行为的认定
二、“多次抢劫”中抢劫次数的认定
三、“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
第五节 关于“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问题
一、军警人员的范围
二、冒充的方式和程度
三、立法缺陷
第二章 抢劫罪加重犯未遂问题探讨
第一节 对抢劫罪加重犯未遂问题的争议
第二节 抢劫罪加重犯未遂状态存在的根据及认定标准
第三章 抢劫罪加重处罚情节的立法评析及立法完善
第一节 立法评析
一、设立“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必要性分析
二、对“多次抢劫”规定的反思
第二节 立法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抢劫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 卢红. 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2]“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理解与适用[J]. 谢彤.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4)
[3]论抢劫罪的加重犯[J]. 刘明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01)
[4]抢劫罪司法认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逄锦温. 法学评论. 2002(01)
[5]冒充军警人员实施抢劫罪之法定刑设置疏漏[J]. 刘艳红. 法学. 2000(06)
[6]有关抢劫罪的几个问题[J]. 侯国云,陈丽华.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0(03)
[7]再谈对抢劫罪之加重情形的认定[J]. 熊洪文. 人民检察. 1999(07)
[8]抢劫罪特别类型研究[J]. 周振想,林维. 人民检察. 1999(01)
[9]论抢劫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J]. 肖中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8(05)
[10]试论抢劫罪的几个问题[J]. 杨敦先. 法学研究. 1983(02)
硕士论文
[1]论加重抢劫罪[D]. 张璇.中国政法大学 2007
[2]抢劫罪情节加重问题研究[D]. 杨向勇.郑州大学 2006
[3]我国抢劫罪加重情节研究[D]. 王平.中国政法大学 2006
[4]论特别类型抢劫罪的若干问题[D]. 黄毅平.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46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64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