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受贿罪立法问题的若干建议

发布时间:2022-08-12 10:38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规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应该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完善受贿罪的立法顺应了刑事法律制度发展的趋向。受贿犯罪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长时间广泛关注的热点。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受贿犯罪也在不断地变换着手法,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样态。为了适应同不断变化着的受贿犯罪作斗争的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多次出台了一些司法解释,全国各级司法机关不断加大了惩治受贿犯罪的力度,查处了一些高官受贿的案件,惩办了一批又一批受贿犯罪分子。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怪圈:受贿犯罪越打击越多,越多越需要打击,打击就需要立法和研究,于是,刑法立法也就越来越严密,打击的力度也就越来越强。这也许是发展中国家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学费”,也许是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找到遏制腐败犯罪最有效的途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受贿犯罪的研究十分活跃,法学乃至政治学、社会学的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法律工作者,争相对受贿犯罪问题进行研究,发表和出版了许许多多的研究成果,其中有阐述受贿犯罪构成的,有剖析典型受贿案例的,有分析受贿犯罪原因的,有总结查办受贿案件经验的,有描述受贿犯罪发展态势的,有探索受贿犯罪演变规律的,也有专门研...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受贿罪概述
    第一节 受贿罪的概念及其认定
    第二节 受贿罪的犯罪构成
第二章 受贿罪的立法沿革
    第一节 国外关于受贿罪的立法例
    第二节 我国历史上关于受贿犯罪的规定
第三章 关于受贿现象的分析
    第一节 受贿罪中的“贿赂”
    第二节 行贿与受贿形成腐败犯罪“共生链”
第四章 受贿罪的立法完善
    第一节 受贿罪主体的立法完善
    第二节 受贿罪行为方式的立法完善
    第三节 受贿罪量刑的立法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注释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犯罪欲抑制及其心理预防[J]. 张晶,刘焱.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2]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J]. 张明楷.  政法论坛. 2004(05)
[3]受贿罪客体比较研究[J]. 何承斌.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05)
[4]也谈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J]. 刘明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5]论交易性本质对受贿罪构成的影响[J]. 魏昌东,周亦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6]浅谈贿赂行为的危害及预防[J]. 李秀红.  政法论丛. 2002(01)
[7]对我国刑罚目的之理性审视[J]. 韩轶.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8]试论罪刑均衡系统[J]. 刘守芬,汪明亮.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2(01)
[9]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取消论[J]. 朱建华.  现代法学. 2001(04)
[10]对受贿罪客体的再认识[J]. 郝力挥,刘杰.  法学研究. 1987(06)



本文编号:3675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675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3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