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我国抵押物转让立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7 05:56
  抵押人设定抵押权的目的是为债权债务关系提供保障,在设定之后,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存在进一步利用抵押物进行融资的需求。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对于抵押物转让的立法规定不同,但从总体而言是支持抵押物的自由流转,不同之处在于设计了不同的配套制度。过去三十年来,我国立法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立法禁止或限制抵押物转让行为的制度基础是该行为将增加抵押权行使的难度,影响担保安全,降低市场的信用基础。这种认识是由于对抵押权的追及效力认识不充分、信心不足导致的,从抵押权作为物权的角度而言,抵押权具有追及力,该效力使抵押物的物权变动不影响抵押权的存续,抵押权人可追及至后手的受让人行使抵押权。随着学界和实务界对抵押权追及效力认识的加深,我国立法也逐渐转向了承认抵押权追及效力的立场。本文从我国立法对于抵押物转让的规定出发,分析抵押物转让立法模式的变化,结合学界对抵押权追及效力、价金物上代位效力的研究,参考司法实践中对抵押物转让效力的评价,分析得出应确定自由转让的立法模式,明确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并辅之以清偿、代价清偿、代为清偿等制度来完善抵押物转让制度。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我...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抵押物转让的立法模式演变
    (一)《民法通则意见》第115条
    (二)《担保法》第49条及《担保法司法解释》第67条
    (三)《物权法》第191条
二、其他国家或地区关于抵押物转让立法模式的规定
    (一)德国立法例
    (二)法国立法例
    (三)日本立法例
    (四)我国台湾地区“民法”
三、限制转让模式的制度逻辑及实施效果
    (一)限制抵押物转让的理论原因
    (二)限制抵押物转让的方式
    (三)限制转让模式的效果
    (四)限制转让模式面临的困境及完善
四、自由转让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利益平衡
    (一)自由转让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自由转让模式下的利益平衡
    (三)自由转让模式下抵押权人权利保护
    (四)自由转让模式下受让人权利保护
    (五)《民法典物权编(草案)》第197条立法模式评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原理[J]. 庄加园.  法学研究. 2018(05)
[2]论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及其缓和——兼论《物权法》第191条的制度逻辑和修正[J]. 邹海林.  法学家. 2018(01)
[3]抵押财产转让规则的模式选择——我国《物权法》第191条抵押物限制转让模式的解释论证成[J]. 麻锐.  政治与法律. 2017(12)
[4]无权处分的重新定义和定位——对我国《合同法》无权处分定义和定位的反思[J]. 周清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2)
[5]不动产抵押物转让规则新诠[J]. 袁鹏.  法学评论. 2016(03)
[6]论抵押不动产转让的法律效果——《物权法》第191条释论[J]. 冉克平.  当代法学. 2015(05)
[7]论抵押物转让的《物权法》适用——《物权法》第191条之再思考[J]. 张雅萍,王福友.  求是学刊. 2015(04)
[8]法律解释视角下抵押物转让的效力——对《物权法》第191条的新诠释[J]. 郑倩.  山东社会科学. 2015(05)
[9]不动产抵押物转让规则新解[J]. 王洪亮.  财经法学. 2015(02)
[10]不动产抵押物转让规则之检讨与构建——以《物权法》第191条为中心的考察[J]. 叶锋.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5(02)



本文编号:3712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712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8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