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试论我国的证券犯罪立法

发布时间:2023-03-26 20:10
  证券,是对各类表明财产所有权、收益权的凭证和证书的通称,证券市场是证券发行和交易的总和。证券犯罪是严重危害证券市场管理秩序的行为,证券犯罪立法是规制证券犯罪的前提。 本文共分五章对我国证券犯罪立法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第一章是证券市场和证券犯罪。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是对证券和证券市场的简要介绍,对证券犯罪产生的背景做一了解。第二节是对证券犯罪的界定,在对其他学者证券犯罪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证券犯罪是严重危害证券市场管理秩序,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证券犯罪立法有两大功能,一是保护功能,二是威慑功能。 第二章是证券犯罪立法的基本原则。本章共分四节,分别是借鉴国外立法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原则、最后手段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效益原则。本文重点放在第一和第四节,认为证券犯罪立法一方面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在立法中运用法律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证券犯罪立法的效益,比较证券犯罪者犯罪行为的得与失,从而通过立法的制裁,促使潜在的证券犯罪人减少甚至放弃犯罪。 第三章是证券犯罪立法模式和证券犯罪的界定。立法模式是立法的表现问题。证券犯罪的范围是研究范围的大小问题,依据前...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证券市场与证券犯罪
    第一节 证券和证券市场
        一、证券
        二、证券市场
    第二节 证券犯罪
        一、证券犯罪的概念
        二、证券犯罪刑事立法的功能
第二章 证券犯罪刑事立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 借鉴国外立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原则
        一、世界范围内证券市场、证券犯罪与证券犯罪立法的同质化
        二、我国证券市场与证券犯罪的特殊性
    第二节 最后手段原则
    第三节 协调性原则
        一、证券犯罪刑事立法应与宪法、其他法律相协调
        二、证券犯罪刑事手段要与民事、行政制裁手段相衔接
        三、不同形式证券犯罪立法之间应该内容上一致
    第四节 效益原则
        一、证券犯罪刑事立法的效益比较
        二、对证券犯罪者成本与收益的分析
第三章 证券犯罪立法模式和范围的确定
    第一节 证券犯罪的刑事立法模式
        一、宏观模式
        二、中观模式
        三、微观模式
    第二节 证券犯罪范围的界定
        一、证券犯罪范围界定的依据
        二、证券犯罪范围的具体设定
第四章 我国证券犯罪刑事立法现状及评价
    第一节 我国证券犯罪刑事立法回顾
    第二节 对我国证券犯罪刑事立法的简要评价
        一、从立法到司法,我国证券犯罪立法的致命伤
        二、对证券犯罪立法模式的评价
        三、对证券犯罪立法的微观分析
第五章 证券犯罪的立法调整与展望
    第一节 证券犯罪刑事立法模式的调整
    第二节 证券犯罪具体罪名的调整
        一、删除刑法关于伪造、变造证券犯罪的规定
        二、增加非法融资融券的罪名
        三、增加非法处置客户证券的罪名
        四、增加证券交易虚假陈述、信息误导的罪名
        五、增加短线交易的罪名
    第三节 证券犯罪刑事责任的调整及非刑事处罚体系的完善
        一、在刑事责任中增加资格刑的规定
        二、罚金刑的调整
        三、完善证券犯罪的非刑事处罚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71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771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b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