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案的刑诉法分析 ————违法侦查与立法遏制
发布时间:2023-03-31 18:02
刑事诉讼不单要保护被害人的权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也是我们应当保护的范围。在人权保护方面,我国逐渐走向法制化。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正案更是把“尊重和保护人权”载入宪法。但司法实践中,违法侦查现象仍然屡禁不止,不仅不能保证实体的公正,而且还侵害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有损司法的公正和权威。 本文从违法侦查角度对阜宁县检察院在“刘萍案”中的相关侦查程序进行分析,在认定阜宁县检察院所采取的传唤、监视居住、讯问等侦查程序违法的基础上,探讨比例原则在平衡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冲突中的运用,并对违法侦查现象发生的根源和遏制对策,进行浅要的分析和思考。本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案情及问题的提出。介绍“刘萍案”的具体案情,并对案件引发的争议进行总结说明:阜宁县检察院通知刘萍到检察院“谈话”这一行为,司法实践中,是否就代表着传唤,这种口头传唤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对刘萍采取的“监视居住”是否已构成“非法拘禁”,对这种异化的“监视居住”,能否请求国家赔偿;在对刘萍讯问时,是否存在刑讯逼供行为。 第二部分:笔者对案件的评析。根据刑...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案情及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违法侦查概述
一、违法侦查的概念及其表现
二、违法侦查的危害
第二节 刘萍案及问题的提出
一、案情介绍
二、本案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第二章 笔者对本案的评析
第一节 口头传唤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节 异化的"监视居住"
一、是监视居住还是非法拘禁
二、能否获得国家赔偿
第三节 本案中是否存在刑讯逼供
第三章 案件引发的思考
第一节 违法侦查的查处难问题
第二节 违法侦查与比例原则相悖
第三节 违法侦查发生的根源
一、侦查人员程序意识的淡薄
二、程序性规范不完善
三、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不利
四、我国侦查监督制度的不足
第四章 违法侦查的立法遏制
第一节 侦查权的立法控制
一、对侦查行为的原则性控制
二、完善程序规则
三、强化监督
第二节 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知情权
二、完善律师帮助权
三、完善救济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5538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案情及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违法侦查概述
一、违法侦查的概念及其表现
二、违法侦查的危害
第二节 刘萍案及问题的提出
一、案情介绍
二、本案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第二章 笔者对本案的评析
第一节 口头传唤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节 异化的"监视居住"
一、是监视居住还是非法拘禁
二、能否获得国家赔偿
第三节 本案中是否存在刑讯逼供
第三章 案件引发的思考
第一节 违法侦查的查处难问题
第二节 违法侦查与比例原则相悖
第三节 违法侦查发生的根源
一、侦查人员程序意识的淡薄
二、程序性规范不完善
三、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不利
四、我国侦查监督制度的不足
第四章 违法侦查的立法遏制
第一节 侦查权的立法控制
一、对侦查行为的原则性控制
二、完善程序规则
三、强化监督
第二节 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知情权
二、完善律师帮助权
三、完善救济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5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77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