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3-04-21 20:37
刑事被害人是指其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自然人。长期以来,被告人的地位问题始终处于许多国家刑事司法领域的核心,作为刑事司法中最重要的当事人之一,被害人的权利保护问题却一直遭遇冷落。直到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随着被害人学的兴起,被害人在各国刑事司法中的地位日益得到提高,被害人的权利也逐渐受到重视。各国纷纷通过立法在刑事法律中加强对被害人的保护。 相比于国际司法界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立法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似乎有些落后。尽管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明确了被害人当事人的地位,并增加了很多涉及被害人权利的条款,但事实上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性规定却过于狭隘和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导致被害人的权利在刑事司法中往往很难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纵观被害人权利保护发展的历程,横揽国外立法规定和实践经验,反思我国在被害人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法律空档和缺位,可知刑事法律关系应当是由国家、犯罪人、被害人这三个主体构成的“三元结构模式”,被害人在刑事司法中应当具有真正独立的法律人格。进一步扩大被害人在刑事司法中的权利,提高被害人的地位,是加强刑事法律中的人权保障,实现刑事司...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概述
2.1 刑事被害人的概念和特征
2.2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范围
2.3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发展历程
第3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现状和立法缺陷
3.1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现状
3.2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立法的缺陷
3.2.1 知情权的缺失
3.2.2 法律援助不到位
3.2.3 未赋予上诉权
3.2.4 未赋予精神损害赔偿权
3.2.5 民事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3.2.6 国家补偿缺位
第4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立法完善
4.1 国际社会关于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立法实践及借鉴
4.2 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建议
4.2.1 尊重被害人人格,避免其再次受到伤害
4.2.2 加强对刑事被害人诉讼参与权的全面保护
4.2.3 完善被害人赔偿制度
4.2.4 设立被害人国家补偿
4.2.5 加强被害人援助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96201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概述
2.1 刑事被害人的概念和特征
2.2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范围
2.3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发展历程
第3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现状和立法缺陷
3.1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现状
3.2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立法的缺陷
3.2.1 知情权的缺失
3.2.2 法律援助不到位
3.2.3 未赋予上诉权
3.2.4 未赋予精神损害赔偿权
3.2.5 民事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3.2.6 国家补偿缺位
第4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立法完善
4.1 国际社会关于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立法实践及借鉴
4.2 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建议
4.2.1 尊重被害人人格,避免其再次受到伤害
4.2.2 加强对刑事被害人诉讼参与权的全面保护
4.2.3 完善被害人赔偿制度
4.2.4 设立被害人国家补偿
4.2.5 加强被害人援助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96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796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