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视野下的刑事被害人救助体系之立法检讨
发布时间:2025-01-01 02:28
西方有一句著名的法谚:有犯罪必有被害,有被害就应有救济(There will be a victim crime, victim should have the relief)。但是在我国一直以来,刑事被害人一直是作为犯罪客体之下的一个概念来进行学理上的讨论,刑事被害人作为犯罪对象并不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在现今中国法制体系下,对刑事被害人进行保护任务更多的是由刑事诉讼法、民法(侵权法)和民事诉讼法来承担的。 但是近年来,随着刑事案件数量的不断增长,刑事被害人的数目也日益增多,因被害而不能获得完全赔偿的刑事被害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很多被害人因不能获得完全的赔偿而在生活中陷入困苦和混乱,他们的生存现状“惨不忍睹”。现今,社会大众、媒体记者、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刑事被害人权益的保护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刑事被害人保护问题一时之间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许多有识之士致力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意图在未来的某一天通过法制的建设达到对被害人权益的完整保护。 笔者也是受到学界前辈、媒体等各种报道和言论的启发,不断的思考:如何才能达到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完整保护?刑法...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目前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由几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一、 由几个案例的引发的感性认识
二、 相关数据统计及理性思考
第二节 由“最高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之司法救助说开去
一、 当前关于“刑事被害人权益维护”方面的法律规定
二、 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以及各地区的实践
第三节 现行制度设计的缺陷及危害
一、 现今制度设计的缺陷及反思
二、 刑事被害人权益受损的危害
第二章 从理论上探讨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体系
第一节 公平正义理念及反思
一、 公正的应有内涵
二、 刑事领域的公正问题
三、 对此问题的质疑
第二节 报应正义与恢复正义理论之冲突
一、 报应正义与恢复正义理论
二、 恢复正义理论是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体系”的有力支撑
第三节 刑事责任理论
一、 责任的一般理论
二、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之争
第四节 刑罚与刑事和解
一、 中国长期以来的刑罚观念
二、 刑事和解
三、 刑事和解制度对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体系而言是有益的司法借鉴
第三章 构建以刑法为主体的“刑事被害人救助体系”
第一节 刑法视野下,刑事被害人的范围探讨
一、 刑法需要对“刑事被害人”进行定义的原因
二、 “刑事被害人”的概念之争
三、 应当纳入刑法救助体系中的刑事被害人的范围
第二节 对此问题我国刑法法条的应然规定
一、 “刑事被害人”的刑法定义
二、 刑事责任部分的法条修改建议
三、 刑事赔偿部分法条的法条修改
四、 刑罚处罚部分的法条修改建议
第三节 各部门法的协同、配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21914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目前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由几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一、 由几个案例的引发的感性认识
二、 相关数据统计及理性思考
第二节 由“最高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之司法救助说开去
一、 当前关于“刑事被害人权益维护”方面的法律规定
二、 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以及各地区的实践
第三节 现行制度设计的缺陷及危害
一、 现今制度设计的缺陷及反思
二、 刑事被害人权益受损的危害
第二章 从理论上探讨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体系
第一节 公平正义理念及反思
一、 公正的应有内涵
二、 刑事领域的公正问题
三、 对此问题的质疑
第二节 报应正义与恢复正义理论之冲突
一、 报应正义与恢复正义理论
二、 恢复正义理论是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体系”的有力支撑
第三节 刑事责任理论
一、 责任的一般理论
二、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之争
第四节 刑罚与刑事和解
一、 中国长期以来的刑罚观念
二、 刑事和解
三、 刑事和解制度对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体系而言是有益的司法借鉴
第三章 构建以刑法为主体的“刑事被害人救助体系”
第一节 刑法视野下,刑事被害人的范围探讨
一、 刑法需要对“刑事被害人”进行定义的原因
二、 “刑事被害人”的概念之争
三、 应当纳入刑法救助体系中的刑事被害人的范围
第二节 对此问题我国刑法法条的应然规定
一、 “刑事被害人”的刑法定义
二、 刑事责任部分的法条修改建议
三、 刑事赔偿部分法条的法条修改
四、 刑罚处罚部分的法条修改建议
第三节 各部门法的协同、配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21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402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