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侵权行为的立法及司法对策
发布时间:2025-01-17 11:11
当前,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大规模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由于我国大规模产业发展时间不长,导致相关的立法滞后,对受害人权利的救济存在严重缺陷,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寻求司法救济的道路遍布荆棘,困难重重。 本文拟通过系统论述大规模侵权行为较之于一般侵权行为在受害人救济方面的特点,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问题奶粉事件”和“环境污染事件”为例,引出了我国现阶段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就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我国《侵权行为法》草案审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之际,提出构建相关法律制度的设想,以期对我国大规模侵权受害人的权利救济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大规模侵权行为概述
第一节 大规模侵权的概念、特征
一、大规模侵权的概念
二、大规模侵权的特征
第二节 大规模侵权产生的原因
一、生产销售的大规模化
二、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素
三、科技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
第三节 我国应对大规模侵权行为的困境
一、大规模侵权受害人的复杂性,诉讼主体确定难
二、受害者人数众多,适用诉讼程序难
三、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认定难
四、损害后果的严重性,受害人获得救济难
第二章 西方主要国家关于大规模侵权的立法和司法介绍
第一节 实体法方面的介绍
一、惩罚性赔偿损害赔偿制度
二、市场份额责任理论
三、责任保险制度
第二节 程序法方面的介绍
一、群体诉讼制度
二、公益诉讼制度
第三章 我国大规模侵权救济的实践和分析
第一节 现阶段受害人权利救济的做法
一、政府出面“买单”
二、司法介入受阻
第二节 大规模受害人权利救济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在受害人权利救济方面存在的缺陷
第四章 构建我国大规模侵权受害人救济制度
第一节 我国应对侵权的立法与实践
一、产品侵权的立法与实践
二、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第二节 完善我国实体法的初步设想
一、侵权责任法引入惩罚性赔偿理论
二、侵权责任法引入市场份额责任理论
三、扩大责任保险制度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完善我国程序法的初步设想
一、设立群体诉讼制度保障受害人权利
二、设立公益诉讼制度保障受害人权利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27983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大规模侵权行为概述
第一节 大规模侵权的概念、特征
一、大规模侵权的概念
二、大规模侵权的特征
第二节 大规模侵权产生的原因
一、生产销售的大规模化
二、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素
三、科技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
第三节 我国应对大规模侵权行为的困境
一、大规模侵权受害人的复杂性,诉讼主体确定难
二、受害者人数众多,适用诉讼程序难
三、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认定难
四、损害后果的严重性,受害人获得救济难
第二章 西方主要国家关于大规模侵权的立法和司法介绍
第一节 实体法方面的介绍
一、惩罚性赔偿损害赔偿制度
二、市场份额责任理论
三、责任保险制度
第二节 程序法方面的介绍
一、群体诉讼制度
二、公益诉讼制度
第三章 我国大规模侵权救济的实践和分析
第一节 现阶段受害人权利救济的做法
一、政府出面“买单”
二、司法介入受阻
第二节 大规模受害人权利救济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在受害人权利救济方面存在的缺陷
第四章 构建我国大规模侵权受害人救济制度
第一节 我国应对侵权的立法与实践
一、产品侵权的立法与实践
二、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第二节 完善我国实体法的初步设想
一、侵权责任法引入惩罚性赔偿理论
二、侵权责任法引入市场份额责任理论
三、扩大责任保险制度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完善我国程序法的初步设想
一、设立群体诉讼制度保障受害人权利
二、设立公益诉讼制度保障受害人权利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27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402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