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的法律定性及其保护

发布时间:2021-08-27 22:49
  日前,AlphaGo的横空出世让人工智能再次回归大众视野,实际上“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在1956年提出至今,早已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平日里读到的新闻、看到的画作都可能出自人工智能之手,并且已有聊天程序Eugene Goostman能够通过用于区分人和机器的“图灵测试”。但越来越“聪明”的人工智能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论,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现有知识产权体系下却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在著作权领域内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创作出的内容在法律上应当如何定性,这是后续讨论其他问题的基础与前提,目前的著作权法体系是以保护人的创作为基础而建立的,倘若将人工智能囊括进来,势必对现有著作权法体系产生根本性的动摇。进一步的面对人工智能创造出的巨大价值,这些创作内容的权利归属如何以及怎样进行保护和规制是更具有现实意义,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三章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第一章主要论述人工智能创作的现状,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所指的概念,目前的发展阶段,以及明确本文将论述的具体范围。“人工智能”实际上是对能够体现出智能行为的硬件或软件的统称,而其创作实际上是对计算机创作的拟人化描述。根据人...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难点、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安排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人工智能创作现状概述
    第一节 人工智能概念及问题的提出
        一、人工智能概念提出
        二、人工智能发展阶段
    第二节 人工智能创作受保护之必要性
        一、人工智能创作受保护的合理性
        二、人工智能创作不受保护的危害性
    第三节 人工智能创作内容之保护困境
        一、人工智能创作内容受保护之制度缺失
        二、人工智能创作内容受保护之法理冲突
第二章 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的法律性质
    第一节 独创性概念及其判定标准
        一、版权法系国家独创性标准无需体现“个性”
        二、著作权法国家独创性标准注重体现“个性”
        三、我国独创性判定标准-一定程度的“智力创造性”
    第二节 人工智能创作内容是否具有“独创性”
        一、人工智能“创作”是机械运行算法而非“思想的表达”
        二、人工智能创作内容追求“标准美”而非“独特的选择与判断”
        三、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是对规则的确立与完善
    第三节 人工智能创作内容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第三章 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的保护模式及权利归属
    第一节 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的保护模式
        一、借鉴邻接权的保护模式
        二、邻接权保护模式之优势与困境
        三、邻接权保护模式之具体建议
    第二节 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的权利归属
        一、权利应归属于人工智能还是人类主体
        二、相关人类主体之间的权利划分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归属模式探析[J]. 彭木林.  特区经济. 2018(01)
[2]人工智能创作成果的可版权性问题探讨[J]. 孙那.  出版发行研究. 2017(12)
[3]论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的影响[J]. 朱秀芹.  科技经济导刊. 2017(33)
[4]著作权法视角下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J]. 罗祥,张国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5]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法保护初探[J]. 刘影.  知识产权. 2017(09)
[6]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J]. 袁曾.  东方法学. 2017(05)
[7]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J]. 吴汉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8]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J]. 王迁.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9]人工智能创作物是作品吗?[J]. 易继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10]论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法律保护[J]. 梁志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硕士论文
[1]作品独创性制度适用研究[D]. 张喜才.郑州大学 2016
[2]论作品的独创性[D]. 龙颖.河北经贸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67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367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2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