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8 02:49
近年来,利用互联网侵害未成年人权益以及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形势日趋严峻,呈现出实施手段隐蔽、性侵犯罪突出、网络毒品犯罪蔓延以及侵财型犯罪显著等新的特点。维护网上秩序、净化网络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司法机关应在充分认识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特点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合力和信息化手段,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推进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2020,(3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利用互联网侵害青少年权益犯罪的特点
(一)实施手段隐蔽,危害范围广泛
(二)性侵犯罪较为突出
(三)网络毒品犯罪呈现蔓延之势
(四)犯罪类型侵财化显著
二、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案件的主要类型
(一)模仿网络内容型
(二)沉迷网络游戏型
(三)构筑信任陷阱型
(四)色情信息诱惑型
三、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预防对策
(一)家长及学校投入更多努力
(二)强化网络安全监管
(三)运用大数据进行犯罪预防
(四)做好个案的释法说理工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的身份确认与隐私保护[J]. 佟丽华.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9(06)
[2]大数据应用于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治理研究[J]. 门植渊,王加军. 北京青年研究. 2019(02)
本文编号:3367634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2020,(3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利用互联网侵害青少年权益犯罪的特点
(一)实施手段隐蔽,危害范围广泛
(二)性侵犯罪较为突出
(三)网络毒品犯罪呈现蔓延之势
(四)犯罪类型侵财化显著
二、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案件的主要类型
(一)模仿网络内容型
(二)沉迷网络游戏型
(三)构筑信任陷阱型
(四)色情信息诱惑型
三、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预防对策
(一)家长及学校投入更多努力
(二)强化网络安全监管
(三)运用大数据进行犯罪预防
(四)做好个案的释法说理工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的身份确认与隐私保护[J]. 佟丽华.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9(06)
[2]大数据应用于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治理研究[J]. 门植渊,王加军. 北京青年研究. 2019(02)
本文编号:3367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36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