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知识产权法应对——基于解释论与立法论相区分的讨论
发布时间:2017-08-29 23:39
本文关键词:3D打印的知识产权法应对——基于解释论与立法论相区分的讨论
更多相关文章: D打印 复制 商标使用 为生产经营目的 帮助侵权
【摘要】:3D打印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核心问题在于作为打印前提的CAD模型的即时和广泛传播,这将著作权领域的私人复制问题扩大化,并延及商标和专利领域。与此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如平面与立体作品的相互复制、私人制作和使用商标等,多数可以通过法律解释予以调整。立法论上需要考虑的是侵犯专利权的"为生产经营目的"要件的可能修改,以及突破帮助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名义之争,着重解决CAD模型制作和传播者的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D打印 复制 商标使用 为生产经营目的 帮助侵权
【分类号】:D923.4
【正文快照】: 一、问题与方法(一)3D打印技术3D打印或增材制造技术,是通过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设计数据采用材料逐层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1〕这一技术分为建模(Modeling)与打印(Printing)两个阶段。直接打印过程与传统的切削加工或模型浇铸相比,本身并不会产生新的知识,
本文编号:756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75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