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事习惯法法源地位及其立法方式研究——以美国《统一商法典》和《特拉华州公司法》为主要分析范例
本文关键词:美国商事习惯法法源地位及其立法方式研究——以美国《统一商法典》和《特拉华州公司法》为主要分析范例
【摘要】:美国商事立法对于商事习惯法法源地位除了予以明确承认外,主要是通过模糊的标准性条款赋予其默示的法源地位。商事习惯法获得法源地位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尊重商人意思自治是其主观理论基础,尊重商人行为模式是其客观理论基础,尊重商人逐利本性是其经济理论基础,完备的法院和律师系统是其制度保障基础。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又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商事法治,必须以科学的方式确认商事习惯法的法源地位及层次。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71.2;DD913.99
【正文快照】: 在我国商事法治实践中,法官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所谓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依据明文规定的法律依据,案件无法公正判决的情形,如最高院、证监会在多起公司章程纠纷、股东权益争议中,多次无奈的以长时间的沉默和调解结案的方式来回避论争,也就是当成文法规范的供给陷入短缺的时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张景全;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的内涵初探[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6 王运红;;英国“王在法下”法治观念的历史起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王平;论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先进法律文化的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闫东;试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创新取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叶文;;优先权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冯克乃;;利益均衡理论及其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陈劲梅;严瑛;张瑷;;浅谈医患法律关系[A];第一届航天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发嘉;;进口押汇及其信托收据的有关法律问题探讨[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4 董杜骄;;关于B2C合同订立及其效力的若干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赵莉;;我埋单你受益——从银行房贷合同看“霸王条款”[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潘传平;吴可嘉;;谈格式合同中的“最终解释权”条款[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陈浩;;格式合同与合同法基本原则的冲突与协调[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音正权;刑法变迁中的法律家(1902--1935)[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刘永艳;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禧;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李秀娜;在美国进行直接投资的组织形式和策略方法的法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张玲;论第二板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陈运;英国法浮动财产负担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陈振福;管理者收购及其法律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李敏娥;国家财政运行法治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冯旭峰;物权行为理论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温文治;试论我国外贸代理制的完善[D];苏州大学;2001年
9 潘湘波;地方立法语言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刘楠祺;合伙企业破产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轶;;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过分侧重制度性研究的缺陷及其克服[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1期
2 郑云瑞;古典契约理论的法哲学基础[J];学术界;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1179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179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