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分散相强化气体吸收的研究
本文选题:吸收 切入点:机理 出处:《现代化工》2008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分析了有机分散相强化气体吸收机理,阐述了分散相强化气液传质的意义。以水吸收二氧化碳为研究体系,实验考察了加入辛醇、辛烷对吸收过程影响,运用因次分析法分析有机分散相分散程度对吸收效果的影响,进而确定强化气体吸收的最小搅拌速度,并用插值函数微商法确定体积传质系数KLa。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分散相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气体吸收速率;适宜的搅拌速度有利于液液体系分散,促进传质;降低界面张力和增加气含率也有利于传质。
[Abstract]:The mechanism of enhanced gas absorption by organic dispersed phase was analyze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gas liquid mass transfer enhanced by dispersion phase was expounded. The effect of octanol and octanol on the absorption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with water ab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as the research system. The influence of dispersion degree of organic dispersed phase on absorption effect is analyzed by means of dimensional analysis, and the minimum stirring speed of enhanced gas absorption is determined. The volum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K _ Lawas determined by interpolation function microquotien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organic dispersed phase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gas absorption rate, and the appropriate stirring speed was favorable to liquid dispersion and mass transfer. Reducing interfacial tension and increasing gas holdup are also beneficial to mass transfer.
【作者单位】: 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6086)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060663)
【分类号】:TQ02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臧晓红;王军;刘延来;沈自求;;ILAR中醇及电解质对非牛顿流体中气-液传质的影响[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6年03期
2 李文秀;毕颖;于三三;纪智玲;杨立红;王哠;;第三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过程的影响[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7年06期
3 李文秀;于三三;史正学;毕颖;;第二液相对气液二相体系传质的影响[J];化学工程;2007年09期
4 张同旺,何广湘,靳海波,佟泽民,朱建华;气液鼓泡床中气含率的实验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 禹耕之,王蓉,毛在砂;自吸式气-液-液反应器的相分散和传质特性[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有智;罗文浩;尚海茹;王其仓;;微孔膜气体分布器气液传质比表面积的研究[J];化工进展;2009年09期
2 王晓兰;李文秀;陈威;张志刚;范俊刚;;加入第二液相强化气液传质[J];化工进展;2009年S2期
3 陈威;李文秀;王晓兰;于三三;于萍;;第二液相强化气体吸收传质[J];化工进展;2009年S2期
4 高勇;郝惠娣;张永芳;;双层桨自吸式搅拌槽气-液分散性能[J];化工进展;2010年03期
5 张莹;刘红晶;姚辉;王凤娟;;O/W型离子液体乳化液强化化学吸收CO_2[J];化工进展;2011年S2期
6 张同旺,靳海波,何广湘,佟泽民,朱建华;加压大型气液鼓泡床中气含率的实验和关联[J];过程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7 孙竹;伍钧;蒲小东;邓良伟;;高径比对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反应器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0年09期
8 何广湘;杨索和;靳海波;;鼓泡床反应器内流动与传质行为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7年01期
9 李文秀;毕颖;于三三;纪智玲;杨立红;王哠;;第三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过程的影响[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7年06期
10 何广湘;杨索和;靳海波;;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晓兰;李文秀;陈威;张志刚;范俊刚;;加入第二液相强化气液传质[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2 陈威;李文秀;王晓兰;于三三;于萍;;第二液相强化气体吸收传质[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卫新;浮选柱气含率的影响机制与调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2 高国龙;三相循环流化床中催化氧化高硫高砷难选冶金精矿和尾渣基础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3 刘燕;新型机械搅拌喷气精炼装置的气泡微细化及分散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品;铁水预处理过程中喷气搅拌的实验与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姜春莉;曝气塔中多相流相间作用与传质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林岚;液相性质及结构参数对洗涤冷却室内流体流动影响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付碧华;洗涤冷却室内部结构优化及热质传递过程的数值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莹;含有分散液滴的流体强化二氧化碳吸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6 王国峰;气液两相及气液固三相鼓泡床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7 李红星;三相连续环流反应器流动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8 杨德辽;浆态床合成二甲醚的冷态实验研究及催化剂的制备表征[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罗文浩;微孔气液接触器的传质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10 高勇;双层桨自吸式搅拌槽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干佐,隋卫平,,徐桂英,曾宪诚;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化合物的相互作用[J];日用化学工业;1996年05期
2 张永强,杨超,毛在砂,陈家镛;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工程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1999年05期
3 成弘,周明,许春建,余国琮;吸附剂细粉增强气液两相传质(Ⅰ)机理[J];化工学报;1999年06期
4 成弘,周明,张缨,许春建,余国琮;吸附剂细粉增强气液两相传质(Ⅱ)实验[J];化工学报;1999年06期
5 吕树祥,王莅,刘建国,颜廷哲,王亚权,米镇涛;气-液-液喷射反应萃取制备过氧化氢的过程[J];化工学报;2003年11期
6 张淑华,李涛,朱炳辰,朱子彬;三相机械搅拌反应器气液传质[J];化工学报;2005年02期
7 杨卫国,王金福,王铁峰,金涌;三相循环流化床中的气液相界面积和传质系数[J];化工冶金;2000年04期
8 李阳,顾其威,许志美;自吸式涡轮搅拌桨的性能研究[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93年05期
9 林成,周明,许春建,余国琮;分散第二液相对增强气液传质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2000年02期
10 吕效平;多相机械搅拌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的气
本文编号:1581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58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