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涉外经济法律的部门归属与学科划分
本文选题:涉外经济法律 切入点:部门法 出处:《南开学报》2000年04期
【摘要】:我国学界关于涉外经济法律的部门归属和学科划分主要有六种观点,即独立部门说、国际经 济法组成部分说、国际商法组成部分说、国际私法组成部分说、民法组成部分说、国内经济法组成部分 说。涉外经济法律的部门归属和学科划分混乱的主要原因在于:立法环节对法律体系的规划性不强、学 界对法律关系的多重属性缺乏研究、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不清、部门法与学科和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不明。我国涉外经济法律应当属于国内经济法,,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也不应划入国际经济法、国 际商法、国际私法、民法或其他部门法。
[Abstract]:There are six views on the division and division of foreign economic law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namely, independent department theory,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component theory,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component theory,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omponent theory, civil law component theory.Part of the domestic economic law.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confusion in the division of departments and disciplines of foreign economic law are: the planning of the legal system is not strong in the legislative link, the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multiple attributes of the legal relationship in the academic circle, and the un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law and domestic law.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artment law, subject and curriculum is unclear.China's foreign economic law should belong to domestic economic law, not an independent legal department, nor should it be classified into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ivil law or other branch law.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天津300071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天津300071
【分类号】:D92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尔森,程宝库;论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的关系[J];国际经贸研究;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吉文;;公共秩序保留的二维发展走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余忠萍,李辉;论反致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王刚;李岩;;关于国际法学科开设英汉双语教学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4 张蕊;;区际行政法律冲突和区域行政法律冲突探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夏晓红;;互联网环境下的国际民商事管辖权[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6 田晓云;区际冲突法与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7 阎愚;;法律规避与意思自治[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8 李涛,张莹;浅析内地与澳门民事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金振豹;论国际私法上识别冲突的解决[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10 杜新丽;网络时代冲突法理论与规则的几点思考[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刘勇;;WTO成员并未承担防止和避免“倾销”的条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3 翟苏南;;论香港与大陆区际法律冲突及解决模式[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郝宇佳;徐慧磊;;论农村环境资源污染问题的集中性管理[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丁伟;;论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司法解释的悖论性现象[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6 邬先江;;再论外国法查明[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卢苑;;WTO多边投资问题分析[A];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法:中国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8 左海聪;;国际经济法基本问题论纲[A];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法:中国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9 张晓东;;论国际经济法的定义及其他观点分析[A];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法:中国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10 马乐;;和谐视域中的国际私法——以国际民事司法协助为视角的考量[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翔;当代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适用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7 蒋先玲;项目融资模式及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智军;中国对日外派劳务人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蒋俊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黄燕芳;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许铮;网络侵权案件的司法管辖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宁;论情势变更的界定和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杨万顺;《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新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斌;论离岸金融的法律监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夏远航;作为经济法起源的经济合作契约之解释[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克武 ,曹伯谦;涉外经济法初探[J];当代经济科学;1988年03期
2 安路明;;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必备的法律工具书——《涉外经济法律实用手册》评介[J];经济管理;1988年09期
3 刘雯;;涉外经济法何处去——一个国际经济法视角的审视[J];研究生法学;2007年01期
4 宋方青;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J];东南学术;1993年04期
5 罗杭春;中国古代涉外经济法律制度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
6 刘雯;;涉外经济法何处去——一个国际经济法视角的审视[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郭春发;试论教育法地位的独立性[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朱晓红;;论军事法的部门法属性——基于法哲学的视角[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郑衍杓,韩小鹰;开发浦东应从法律环境取胜[J];社会科学;1990年10期
10 刘焱白;;论我国信用法律保障制度[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照东;叶勇;;政府采购的法律属性[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照东;叶勇;;政府采购的法律属性[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秘明杰;黄明健;;环境资源部门法之间的协调运作——以与林地有关的法律规定为视角[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4 周海军;丁树仁;;论我国建立专有法医鉴定体系[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5 周鸣鸣;;《化学美育》课程建构的创新与教学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寿步;;解决软件最终用户问题的依据[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刘奕;;科技馆展品设置研发与信息管理[A];2004年科技馆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4年
8 文伯屏;;论环境资源法律体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9 余耀军;;法律社会学视野下的环境法分析[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10 郭s
本文编号:1688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688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