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论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

发布时间:2018-09-12 10:21
【摘要】:股东资格的认定,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并且是公司法案件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公司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理论上对股东资格认定这个问题研究不够,再加上实践中我国公司的设立和运作不规范,审判实践中各地的认定标准不一,给处理这类纠纷造成一定的混乱,急需统一规范,新《公司法》对此规定仍然比较原则,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在参考大量公司法文献、学术论文以及案例评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出资行为、公司章程、工商注册登记、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与股票、实际享有股东权利对股东资格认定的功能。阐述了股东资格认定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指出股东资格的认定应遵循维护社团法律关系的稳定性、保持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体现商法的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制裁规避法律的行为的原则,同时还要遵循分析争议的法律关系是属于公司内部法律关系还是外部法律关系和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原则引申出来的思路,并结合具体类型纠纷和几种特殊的股东资格就股东资格的认定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则进行探讨。
[Abstract]:The determination of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blem, but also an important practical problem. It is also a common problem in the trial of corporate cases. The operation is not standardized, and the standards of judgment vary from place to place in the trial practice, causing certain confusion in dealing with such disputes, which urgently needs to be unified and standardized. The provisions of the new Company Law are still relatively principled and have not been effectively resolved.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reg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register of shareholders, certificates of capital contribution and stocks actually enjoy the functions of shareholders'rights in determining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deas of shareholders'qualifications determin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etermination of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legal relationship of associations,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giving priority to the protection of Bona fi The interests of the three persons should embody the principles of publicity and externalism of commercial law and punish the evasion of law.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follow the train of thought derived from the analysis of whether the legal relationship in dispute belongs to the internal legal relationship of the company or the external legal relationship and the principle of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bona fide third parties, and combine with specific types of disputes and several special types of disputes. The qual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should be discussed on the general ru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confirmation of 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巴益军;;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6期

2 王月春;;论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J];新西部;2010年10期

3 郭强;陈斌;;浅析隐名股东股东资格认定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1年11期

4 吴秋余;;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J];人民司法;2010年01期

5 杨海平;;初论实质一人公司的认定[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2期

6 赵振永;游鑫泉;;浅述公司股东身份认定标准[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6期

7 张昊;;试析股东身份的确认[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粟勤生;朱声敏;;论有限责任公司未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11期

9 吴晶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初探[J];经济师;2008年09期

10 吴少波;;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证据冲突之效力分析[J];经济论坛;2006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军;;试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马晓明;李超;李秋香;;电子证据的证明力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3 税兵;许巧蓉;;在表象与事实之间:股东资格确定的模式选择[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丹平原;;浅论商业秘密侵权认定规则的运用[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5 原建民;;从一起股权纠纷来研究股东出资不实对股东资格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宋宗宇;;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规则创新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轶;;论欧盟内部市场跨境金融服务限制措施的认定标准[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韩志杰;;从Seagate案件看美国专利案件故意侵权认定标准的变更[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9 汤玉枢;;关于支配股东诚信义务的理论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10 朱慈蕴;;从破产中股东欠缴出资之债能否抵销谈起[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小珍;实际出资不是股东资格取得的必要条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马永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的处理[N];淄博日报;2008年

3 刘敏;股东资格认定中的三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侯敬华 张海勇;股东资格能否继承取得[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韩雪萌;银监会批准广发行股东资格[N];金融时报;2006年

6 巴晶炎;股东起诉公司否认股东资格[N];中国企业报;2008年

7 特约评论员 杜宇;日航破产之谜[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8 李顺心;欺诈登记是否导致股东资格变更[N];江苏法制报;2007年

9 许良芳 陶小琳;谈股东资格的确认标准[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贾壮;广发行新股东资格获银监会批准[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荃;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朱川;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李晓霖;论股东资格确认[D];吉林大学;2008年

4 陈建中;融资租赁理论与业务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刘美武;重叠机制视域下的非洲国际减贫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吴民许;无体财产保护的制度变迁和理论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冯志军;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8年

8 刘德学;股东除名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志文;船舶所有权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10 丁珍燮;股份有限公司出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阚文颖;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李力军;实践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晓艳;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之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迮铭;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法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晓晖;论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朴永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崔白;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资格认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朱锐;股权变动中的股东资格认定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包永斌;论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徐蓉;论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38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238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b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