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体系形成与人民法院的历史使命
[Abstract]:Under the correct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through the unremitting joint efforts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its standing Committee, as well as the unremitting efforts of all sides, China's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has achieved a landmark major achievement, one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o meet the needs of reform,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to embody the will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the Constitution shall be the commander-in-chief, and the laws of various legal departments, such as the relevant constitutional laws, the civil law and the commercial law, shall be the backbone, and shall be governed by law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etc. The leg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posed of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other legal norms at various levels, has
【作者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0.0;D9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胜俊;;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实现人民法院工作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J];法律适用;2008年10期
2 王胜俊;;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实现人民法院工作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J];人民司法;2008年19期
3 王胜俊;;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实现人民法院工作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J];中国审判;2008年10期
4 刘森甲;;继续解放思想 服务“两型社会”[J];企业家天地;2009年10期
5 丁义军;;坚持人民司法优良传统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山东审判;2006年05期
6 蒋剑巍;;以“三个至上”原则指导人民法院工作[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年01期
7 王兆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关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J];中国人大;2010年22期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 吴邦国发表重要讲话[J];中国人大;2011年02期
9 杨德龙;;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正确处理“六个关系”[J];江淮法治;2006年13期
10 刘为群;;沧桑历程铸就辉煌 豪情满怀再续华章[J];山东审判;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志相;;“三个至上”指导思想对董必武法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2 樊云;李晓菊;;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职能作用——以董必武人民司法的法学思想为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3 张正新;刘叶静;;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扬弃与发展[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4 辛向阳;;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交流·研讨·谈心——从无党派人士关注的理论问题谈起[C];2009年
5 王宏;贾明会;;科技创新对审判资源重组的启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钱斌;;董必武法治思想与新形势下加强司法能力建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夏先鹏;;如何加强党对审判工作的领导[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阎志民;;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9 吴桂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杰出贡献[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10 付兆丽;;试论人民法院统一定罪原则[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袁永新;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N];驻马店日报;2007年
2 张掖市中级人民法院 田伟;人民法院要重点解决几个问题[N];甘肃法制报;2007年
3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王胜俊;高举旗帜 与时俱进 努力开创人民法院工作新局面[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祁世林;人民法院要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N];青海日报;2008年
5 沈峥嵘;领导干部不得随意插手正常审判活动[N];新华日报;2006年
6 蒲黎生 张映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民法院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N];陇南日报;2007年
7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少平;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推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罗书臻;司法工作的标杆和尺度[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立勇;落实三项任务实现人民法院工作新跨越[N];法制日报;2010年
10 马国利 新区审判庭庭长;努力做好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N];铜川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张爱军;建国初期刑事诉讼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何永军;断裂与延续—人民法院建设(1978~2005)[D];四川大学;2007年
4 宋萌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与现实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郑国瑞;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论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传海;中国社会主义路径走向的民族文化解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索海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鲍雪松;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积淀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斌;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与中国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肖晗;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金鹏;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李学文;我国人大制度下人民法院的定位[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崇华;人民法院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姜昊辰;基层反贪工作中如何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D];吉林大学;2012年
5 周保强;江华法律思想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6 邓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本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修全;论行政规章的司法审查[D];安徽大学;2005年
8 杨影;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9 谭峰;西方法治理念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的双重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10 黄疆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理念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69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369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