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班轮运输的三大规则及其区别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慧;;欧盟竞争法的最新发展动向及其对班轮运输的影响(2)[J];集装箱化;2007年06期
2 陈福成;国际班轮运输的三大规则及其区别[J];对外经贸实务;1995年04期
3 柳传长;;对国家三部委关于THC联合公告的理解[J];集装箱化;2006年09期
4 孙家迪 ,简桦旭;第六届国际班轮运输研讨会重要议题综述[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1997年10期
5 陈秋妹,张晓;船舶安全自查中发现的“船舶重大缺陷”与“不适航”的关系[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单红军;论ISM规则对承运人责任限制权利之影响[J];世界海运;1999年04期
7 唐兵;两大法系的公共承运人制度浅析[J];水运管理;2002年02期
8 蒋正雄;FOB 货物出口的风险及其对策[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9 郝勇;论提单合同承运人的识别[J];中国水运;2000年09期
10 周群民;旅客有哪些权利?[J];道路交通管理;200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一帆;;集装箱班轮运输中退载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蒋五四;包晓波;;关于承运人组织在中国港口统一定价强行收取THC的法律分析报告[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方国庆;;论承运人、港口经营人留置权的行使[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罗胜福;;韩国法上不知条款的效力[A];中国律师2004年海商法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杏媛;;浅谈“停运权”[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郭峰;;无单放货之我见[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龙玉兰;;记名提单下承运人的无单放货责任[A];中国律师2004年海商法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单红军;赵阳;;无单放货,狼乎?兔乎?[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杜建星;;承运人在无单放货索赔中的抗辩[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石福新;;海运留置权实务探讨[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辛海;地方政府强制放货承运人不能免责[N];中国交通报;2005年
2 张剑;免费坐车受伤,车主应担责[N];江苏法制报;2008年
3 厦门海事法院 许俊强;统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立法的新尝试[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衣丰娟 王惜纯;如何减少客运纠纷[N];中国质量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柴莹辉;三大货航酝酿重组 “超级承运人”呼之欲出[N];中国经营报;2010年
6 柯营之 汪家声;湖北启动道路客运承运人责任保险[N];中国交通报;2004年
7 上海海事法院 辛海;承运人载明违反正常交货惯例行为可免责[N];中国贸易报;2005年
8 石杰;货物被无单提走该向谁索赔[N];国际商报;2005年
9 陶小琳邋毕兴安;承运人能否从火灾中免责[N];国际商报;2007年
10 倪学伟;危货海运合同承运人的资质探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聪;面向承运人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协作管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姚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的权利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琳;不确定环境下的班轮企业资源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傅忠宁;道路货运业市场行为分析与运力结构调整[D];吉林大学;2008年
5 董玉鹏;国际航空运输法律适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亚芹;论海事国际惯例在中国法中的地位[D];复旦大学;2008年
8 马军;基于虚拟企业模式的我国运输代理业合作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9 陈敬根;国际海运承运人在多因致损下的赔偿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郭载宇;国际货物买卖中所有权功能的弱化[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竞;论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D];吉林大学;2004年
2 蔡秉S,
本文编号:2577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57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