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合社救助契约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菊生;;根据劳合社救助契约提供救助担保——是否救助人要求的金额太高[J];天津航海;1985年03期
2 范明忠;一起救助案例判决的评论[J];航海技术;1996年04期
3 梁山;赵诗琮;;劳氏救助契约与一次海难救助仲裁[J];航海;1992年02期
4 ;驾驶、航海学、航海技术管理与救助打捞及燃润料[J];水路运输文摘;1995年05期
5 史贤训;“惠泉”轮起火救助案中的若干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6 ;保赔险之门[J];中国船检;2010年10期
7 ;驾驶、航海学、航海技术管理与救助打捞及燃润料[J];水路运输文摘;1996年07期
8 赵劲松;新救助公约生效及注意事项[J];航海技术;1997年03期
9 雷海;海上保险基础知识问答(三)[J];航海技术;2004年01期
10 章荣军,范明忠;环境保护、救助及其法律[J];航海技术;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古远;陈桂元;詹发民;;浅谈海难救助及相关法律[A];中国航海学会2002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专刊[C];2002年
2 李民;;论强制救助[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3 高良臣;;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主体探究[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林鹏鸠;;多船责任事故中赔偿限额有关问题探讨[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淑梅;;海事赔偿责任限制若干热点问题探讨[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于新建;;海上救捞与防污染[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晏伟;;浅谈长江中的海难救助[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过失碰撞[A];船舶碰撞与应急处置[C];2007年
9 贝承璋;;对南海海域群体遇险事件的思考[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10 刘培波;李海宁;;探析海上人命救助中的人文内涵[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李晓波;劳合社中期税前亏损6.97亿英镑[N];中国保险报;2011年
2 陈文;劳合社网上点击找机会[N];中国保险报;2000年
3 ;劳合社市场的监管(二)[N];中国保险报;2002年
4 记者 张兰;劳合社上半年实现利润9.42亿美元[N];金融时报;2010年
5 记者 刘力源;共同推进金融航运新领域发展[N];文汇报;2011年
6 胥会云;劳合社中国选址敲定上海[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杨林 编译;劳合社近日宣布今年盈利渺茫 明年财源滚滚[N];中国保险报;2005年
8 记者 陈天翔;劳合社(中国)董事长高璁:中国保险和再保险费率会恢复到应有水平[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方磊;最棒的工作[N];中国保险报;2010年
10 孙轲;原瑞再高管高璁出任劳合社中国董事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芳;论开放环境对中国保险监管法律制度构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2 邱七星;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何勇生;保险监管的国际比较与我国保险监管的法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兴丽;论海难救助中救助人的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王丨;SCOPIC条款及其在中国沿海船救助中的适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张君长;劳氏标准救助合同与《一九八九年国际救助公约》的相互影响[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4 谈敏;海难救助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蔡镇疆;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透视[D];四川大学;2004年
6 郭峰;海难救助中特别补偿制度之评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7 邸耀敏;非公益募捐的信托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予;我国强制救助主体民事法律地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王琳琳;海难救助中特别补偿制度之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10 曾越凡;海难救助报酬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51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75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