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登记性权利外观责任立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商事登记性权利外观责任立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商事登记 商事责任 权利外观责任 信赖责任 危险责任
【摘要】:权利外观理论是建立在私法中的许多制度的共性的基础上的,具有原则性属性。本文所指的商事登记性权利外观责任是指,第三人善意而合理地信赖商事登记并在此基础上与登记义务人为法律行为时,对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商事登记的形成有过错的登记义务人应当承担该法律行为的后果。作为一种法定的商事责任,商事登记性权利外观责任具有自己特殊的内涵、构成要件和法律效力,这些都必须进行理论上深入的分析,这在国内商法学界尚属空白,加之我国商事实在法并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规定,这使法律教义学上的商事登记性权利外观责任的讨论几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过程中已经逐步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对我国权利外观责任的完善,甚至商事责任的建立健全都是值得欣喜的大事。 本文主要研究下列问题: 第一,商事登记的概念、内容和法律效力,重点研究商事登记的权利外观效力。所谓商事登记的权利外观效力包括公示效力和公信效力,公示效力是指登记入商事登记簿的法律事实被推定为正确的;公信效力,是指对商事主体登记及公告的事项应推定其具有相应的法律效果,善意第三人根据登记事项所为的行为应当有效,即使该内容有瑕疵,法律对信赖该内容的第三人也将加以保护,这是本文第一章的任务; 第二,大陆法系的立法现状以及理论发展情况。发端于德国民法学界的权利外观学说在大陆法系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成为大陆法系商法的基本原则。大陆法系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商事登记制度,特别是通过商事登记对交易双方的保护制度。比较和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商事登记性权利外观责任对我国的制度完善有很大帮助,这将在第二章中完成; 第三,我国的立法现状与不足以及如何进行完善,这将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进行,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这一部分中,本文将分别在商事基本法和商事特别法中分别研究我国在商事登记性权利外观责任这一制度上的立法现状与不足,结合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立法建议。
【关键词】:商事登记 商事责任 权利外观责任 信赖责任 危险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3.99;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商事登记性权利外观责任的基础理论10-20
- 1.1 商事登记的概念、内容和效力10-12
- 1.1.1 商事登记的概念10-11
- 1.1.2 商事登记的内容11
- 1.1.3 商事登记的效力11-12
- 1.2 商事责任12-17
- 1.2.1 商事责任的概念12-14
- 1.2.2 商法上的权利外观责任14-17
- 1.3 商事登记性权利外观责任17-20
- 1.3.1 商事登记性权利外观责任概念17
- 1.3.2 商事登记性权利外观责任的种类17-20
- 2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现状及评析20-28
- 2.1 大陆法系各国的立法现状20-25
- 2.1.1 德国20-21
- 2.1.2 日本21-22
- 2.1.3 法国22-23
- 2.1.4 我国台湾地区23-25
- 2.2 大陆法系各国立法现状的比较及评析25-28
- 2.2.1 商事登记的效力25-26
- 2.2.2 登记与公告的效力26-28
- 3 我国有关商事登记性权利外观责任的立法现状与评析28-33
- 3.1 我国商事登记权利外观责任的立法现状28-29
- 3.1.1 我国有关"消极公开"的立法现状28-29
- 3.1.2 我国有关"积极公开"的立法现状29
- 3.2 我国商事登记权利外观责任立法的评析29-33
- 3.2.1 体系性不足29-30
- 3.2.2 登记义务人的商事责任不明确30
- 3.2.3 商事部门法中商事登记的效力不明确30-31
- 3.2.4 公告的效力不明确31-33
- 4 我国商事登记性权利外观责任立法完善33-39
- 4.1 制定《商事通则》33-34
- 4.1.1 完善商事登记及公告体系33-34
- 4.1.2 合理分配商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比重34
- 4.2 完善商事部门法中商事登记的权利外观效力34-39
- 4.2.1 有关股东资格得失登记的立法完善34-36
- 4.2.2 有关经理权登记的立法完善36
- 4.2.3 有关续用商号的立法完善36-37
- 4.2.4 有关代表权丧失或变更的立法完善37-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2-43
- 致谢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小茜;陈洁;;立足登记主体范围构想我国商自然人登记制度[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2 吴长波;;我国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J];经济导刊;2011年05期
3 张勇健;;商事审判中适用外观主义原则的范围探讨 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相关条文对照[J];法律适用;2011年08期
4 张小敏;;浅析票据表见代理[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民;;商事登记基本理论探讨——国外商事登记制度的启示、国内商事登记实例分析[A];2003年度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选编论文集[C];2004年
2 文雅靖;;论“商法通则”的制定之商事登记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3 朱遂斌;;健全信用机制与完善我国商事登记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4 李天甲;;试论我国“商事通则”的结构与内容[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5 宁金成;;“商事通则”的立法体系与基本原则[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6 张民安;;商自然人的法律地位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7 熊进光;张怡超;;2007—2008年商法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冯果;;由封闭走向公开——关于商事信用的若干理论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9 王明锁;;影响商法地位独立的几个基本因素[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10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省晋江市工商局 李金育 吴声钧;从制度的功能定位看我国商事登记改革[N];中国工商报;2009年
2 天津市工商局 于建春;浅议商事登记间接申请的形式和效力[N];中国工商报;2009年
3 戈思;从西方商事登记看市场准入改革[N];中国工商报;2003年
4 陶滢滢;流动摊贩与商事登记豁免权[N];国际商报;2006年
5 龚闻;外资登记工作有了更高要求[N];江苏经济报;2004年
6 章中寅;减少表见代理权利外观形成的措施[N];江苏法制报;2006年
7 姚們;站在市场“入口”回望商事登记30年[N];法制日报;2008年
8 案例编写人 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马作彪 周伟;运输合同案中有权代理的权利外观[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李刚;上海工商依法行政出新举[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10 倪寿明;想起了夏洛登堡法院的执行[N];人民法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妍;商事登记基础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戴霞;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王卓;德国票据无因性理论流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Q糜剿,
本文编号:767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76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