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理论视域下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02:17
本文关键词:公平竞争理论视域下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摘要】:内幕交易这一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不仅是对证券交易市场“三公”原则的违反,对一般投资者财产利益的损害,也是对证券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秩序的破坏。因此,许多国家都将内幕交易违法行为置于法律规制之下。在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证券交易市场中的内幕交易问题也愈演愈烈,成了证监会集中布置,坚决打击的对象。目前,通过行政手段和刑事手段打击内幕交易的行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制度却一直停滞不前。基于此,本论文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从公平竞争理论这一视角对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进行探讨。本论文具体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基本概况。我国关于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立法经历了立法保护、法院不予受理以及最终解禁三个阶段,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对内幕交易民事案件的处理作出具体规定。现行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缺乏具体规定和诉讼配套制度,导致这一制度形同虚设。理论界对这一制度从基础理论、具体规则以及诉讼配套制度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但这些研究均存在着内幕交易行为定性失准,恰当的归责理论缺失等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法理基础。内幕交易者不正当地滥用竞争优势,不仅是对诚实商业习惯和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的触犯,也是对与其同时同向买卖投资者竞争利益的侵犯和对证券交易市场竞争秩序的破坏,应当是证券交易市场中滥用信息优势,扭曲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归责理论应该是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理论。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也具有填补受害人损失和威慑内幕交易行为的特殊价值。因此,我国有必要学习和分析国外的一些好的做法,并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健全我国的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第三部分是对美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以及域外群体诉讼制度的介绍和分析。美国是证券交易市场最发达、证券法律制度最成熟的国家,具有较完备的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很多国家和地区对内幕交易民法上的规制都是学习于美国,我国大多学者也都是在研究学习美国对内幕交易民事规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构建。然而,美国主要以信义义务理论为归责理论,并将内幕交易的规制纳入到证券欺诈的范畴之中,美国盗用理论对构建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方面的作用也微乎其微。此外,美国确定原告范围的“同时反向买卖”规则”和“实际买卖规则”也不适用于我国的内幕交易民事赔偿案件。域外对于一方人数数量庞大的证券侵权诉讼一般适用群体诉讼制度。不同国家都具有不同特征的群体诉讼制度,集团诉讼是美国的创新,英国的是代表人诉讼,德国选用的是团体诉讼,而口本、法国则主要适用选定当事人制度。每种制度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我国需要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理性借鉴。第四部分探讨了公平竞争理论视域下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建议。内幕交易这一违法行为是证券买卖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我国《证券法》和《刑法》所明令禁止。根据公平竞争理论,内幕交易的受害人应该包括被内幕交易人剥夺了买卖机会的投资者和因内幕交易行为而获利减少的投资者两类。对于内幕交易侵权案件,既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应适用哪一归责原则,就可直接援引一般条款,采取过错责任原则。交易机会的丧失也是一种损失,这种损失的赔偿符合法规目的。因果关系也具有相当性。对于赔偿数额的计算,则可以根据法定的规定估算。证券买卖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证券市场公平公正竞争机制的构建离不开公权力的高压威慑。因此,可以以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书为案件审理的前提条件,同时还应完善代表人诉讼制度和赔偿机制,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内幕交易 民事责任 不正当竞争 公平竞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9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一、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立法和研究概况12-21
- (一) 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概况12-13
- (二) 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国内研究现状13-17
- 1. 基础理论研究现状13-14
- 2. 具体规则研究现状14-16
- 3. 诉讼配套制度研究现状16-17
- (三) 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现有研究评析17-21
- 1. 基础理论研究评析17-18
- (1) 未准确定性内幕交易行为17-18
- (2) 缺乏恰当的归责理论18
- 2. 具体规则研究评析18-19
- 3. 诉讼配套制度研究评析19-21
- 二、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法理分析21-26
- (一) 内幕交易是不正当竞争行为21-22
- (二) 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归责理论是公平竞争理论22-24
- (三) 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具有特殊价值24-26
- 1. 填补受害者损失24
- 2. 威慑内幕交易行为24-26
- 三、域外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比较和分析26-39
- (一) 美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26-32
- 1. 内幕交易行为的定性及归责理论26-28
- 2. 原告范围的确定28-29
- 3. 因果关系的证明29-31
- 4. 赔偿数额的计算31-32
- (二) 美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评析32-36
- 1. 内幕交易行为的定性及归责理论评析32-33
- 2. 对“同时反向买卖”规则的质疑33-35
- 3. “实际买卖规则”不应适用于内幕交易案件35-36
- (三) 域外群体诉讼制度的比较和分析36-39
- 1. 美国的集团诉讼制度36-37
- 2. 英国的代表人诉讼37
- 3. 日本的选定当事人制度37-38
- 4. 德国的团体诉讼制度38-39
- 四、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基于公平竞争理论之视域39-52
- (一) 具体规则的完善39-48
- 1. 原告范围的确定39-43
- 2. 归责原则的确定43-44
- 3. 因果关系的证明44-46
- 4. 损害的确定46-48
- (二) 诉讼机制的完善48-52
- 1. 设置前置程序48-49
- 2. 完善代表人诉讼方式49-51
- 3. 设立赔偿机制51-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6-57
- 致谢57-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洋;;证券内幕交易主体识别的理论基础及逻辑展开[J];中国法学;2014年02期
2 姜源;;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因果关系法律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3 赵旭东;;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司法政策与导向[J];法律适用;2013年06期
4 李响;;内幕交易中的因果关系证明探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5 马新彦;;内幕交易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建[J];法学研究;2011年06期
6 谢杰;;论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法律监管的完善路径[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耿利航;;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功能质疑[J];法学研究;2010年06期
8 主力军;;欧盟禁止内幕交易制度的立法实践及启示[J];政治与法律;2009年05期
9 郭锋;;内幕交易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探讨[J];法律适用;2008年04期
10 毛玲玲;;中美证券内幕交易规制的比较与借鉴[J];法学;2007年07期
,本文编号:866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86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