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商事调解机制评析——以《商事公断章程》为例
本文关键词:民国初年商事调解机制评析——以《商事公断章程》为例
【摘要】:民国初年,各商会组织在原有的商事评议处、理案处等基础上,统一设置商事公断处,作为商事纠纷调解的重要机构。与此同时,还制定了《商事公断章程》,作为商事公断的基本规则,在调解商事纠纷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当时对于这一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定位,来自司法界和商会内部的意见实际上并不尽相同,近代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历史经验,对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多元的经济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借鉴和范例。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商事公断章程 商事公断处 调解
【分类号】:D929;D923.99
【正文快照】: 民国初年,附设于商会的商事公断处,处于居间地位,它能公平地评议商事纠葛,迅速公断所受理的案件,是商人调处纠纷的便利机构,也是商会发挥其自身作用的重要平台。在近代社会转型时期,商事公断处作为重要的商事纠纷解决机构,在当时多元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成林;清末民初商事仲裁制度的演进及其社会功能[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 任云兰;论近代中国商会的商事仲裁功能[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左婕;论商会的性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冯筱才;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J];历史研究;2001年05期
3 刘红娟;;近代中国商会商事公断处职能研究的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3期
4 郑成林;清末民初商事仲裁制度的演进及其社会功能[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5 蔡晓荣;;论清末商会对华洋商事纠纷的司法参预[J];学术探索;2006年01期
6 王兰;;中国传统商会纠纷解决机制之功能分析——以调解为视角[J];仲裁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成林;;清末民初商事仲裁制度研究[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征平;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研究(1840—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季立刚;民国商事立法研究(1912-1937)[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汪华;近代上海社会保障研究(192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袁忠民;我国仲裁机构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李学兰;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商人团体习惯法的演化[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李勇军;南京国民政府后期上海市商会研究(1945~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旗坤;论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苗宏慧;近代企业家群体与政治思潮嬗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列辉;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付海晏;民初商事公断处:商事裁判与调处——以苏州商事公断处为个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宋莉;清末民初商人的政治参与[D];吉林大学;2004年
3 邓雄;汉口紫阳书院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肖阿伍;虞治卿经济活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顾明晔;清末商事法制变革及其现代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冯铭明;清末民初商会对涉外商事纠纷的司法参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云兰;论近代中国商会的商事仲裁功能[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虞和平;;清末民初商会的商事仲裁制度建设[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承涛;近代中国商会理案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松;近代商法与商事习惯研究(1904-1928)[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李学兰;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商人团体习惯法的演化[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铭明;清末民初商会对涉外商事纠纷的司法参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59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95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