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统计学方法在评估“逮捕必要性”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7-10-11 22:17

  本文关键词:统计学方法在评估“逮捕必要性”中的运用


  更多相关文章: 逮捕 取保候审 再犯罪 评估 统计学 方法


【摘要】:以C市Y区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3825件刑事案件为样本,分别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后是否实施新的犯罪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单变量分析的结果显示,学历、职业、涉嫌犯罪的类型、可能适用缓刑、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可能单处罚金和前科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后是否实施新的犯罪的影响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多变量分析得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后再犯罪的两个风险评估模型。这两个模型对于司法实践中客观地评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后实施新的犯罪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关键词】逮捕 取保候审 再犯罪 评估 统计学 方法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一般项目“量刑程序中的证据和证明问题研究”(项目号11YJA820108) 西南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逮捕必要性”的评估一直是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之一。1为了给“逮捕必要性”的评估提供明确的标准,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79条第1款规定了具有“逮捕必要性”的五种情形。2尽管这五种情形为评估“逮捕必要性”指明了方向,但是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备这五种情形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青山;曲信奇;;论逮捕必要性条件的司法审查模式[J];法学杂志;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元轶;;取保候审制度与保释制度的比较法考察及其改良[J];比较法研究;2008年02期

2 杨雄;邵汝卿;;“醉驾”案件的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J];法学杂志;2011年10期

3 胡学相;陈文韬;;轻微刑事案件不捕标准探讨[J];法治论坛;2013年03期

4 鲁丽娟;许晓彤;;评析新刑诉法背景下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11期

5 鲜铁可;谭庆之;;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中的两个疑难问题[J];中国检察官;2011年16期

6 王璐;;网络诽谤入罪量化标准信度分析[J];南开法律评论;2014年0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迪;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2 白种善;韩中两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宋健;取保候审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罗超;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关海博;我国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孙颖;论逮捕必要性条件的完善[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静;逮捕必要性证明问题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杨发明;羁押司法控制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杨箫;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艾茹;论我国取保候审的程序构建[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英辉;何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完善——以加拿大的保释制度为借鉴[J];法学评论;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崇耀;取保候审实施问题及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胡国建;在理念与现实之间——取保候审遭遇冷落及其原因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曾被批捕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期满后能否直接逮捕[J];人民检察;2006年20期

4 罗应显;;保释制度对取保候审之借鉴意义[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5 门金玲;;对我国取保候审适用的实证研究——以某市基层侦查机关为视角[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马利峰;;论外地人取保候审的困境和出路[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马利峰;;论外地人取保候审的困境与出路[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左腾羿;;论取保候审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和不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6期

9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9年07期

10 张捷;方菁;;取保候审在反贪侦查中的适用现状与完善建议[J];福建法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利平;李钰;;取保候审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小芹;戚进松;;取保候审的适用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关振海;;平等保护涉罪外来人员取保候审权利机制研究[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4 覃波;;论取保候审“候审期折抵与赔偿”制度之构建——以新修订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增添“禁止令”规定为契机[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蒋竹青;单长红;;完善我国取保候审适用对象和保证方式的几点构想[A];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1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晓传;取保候审存在问题亟待关注[N];法制日报;2001年

2 陈建新;取保候审适用有点“跑调”[N];法制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殷蕾;保释和取保候审:权利与权力的碰撞[N];法制日报;2003年

4 牛金博;取保候审有哪些条件[N];河北日报;2001年

5 赵维民;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不宜采用保证金方式[N];检察日报;2000年

6 张崇贵 张明甫 苏彩伟;应强化取保候审程序审查[N];检察日报;2000年

7 孟峰 牟海容;取保候审:还有完善的空间[N];检察日报;2003年

8 刘加军;取保候审的续保手续当简化[N];检察日报;2004年

9 卢志坚 王新华;积极适用取保候审解办案难题[N];检察日报;2004年

10 王安泽;“取保候审”人大监督不可缺位[N];检察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影;中国警察刑事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磊;取保候审风险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周畅;取保候审评估机制及保证金量化模型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宋健;取保候审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刘宇;取保候审在公安侦查中的运用与完善[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贾文娟;甲省乙市A区取保候审调查报告[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肖学艺;取保候审存在的实践问题及改进建议[D];暨南大学;2013年

7 艾茹;论我国取保候审的程序构建[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8 李晓燕;流动人口涉嫌犯罪后的取保候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会;未成年人取保候审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俞佳;流动人口取保候审适用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15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015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9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