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刑事再审新法介评
本文关键词:台湾刑事再审新法介评
更多相关文章: 罪证有疑 利归被告 再审双层构造 三阶审查 综效理论
【摘要】:台湾刑事再审制度于2015年2月通过修法,破除台湾"最高法院"旧有判例的错误见解,放宽再审事由限制,降低再审声请门坎,彰显再审制度旨在救济无辜的立法精神。台湾再审新规定肯定了再审案件仍应适用"罪证有疑,利归被告"原则,承认再审案件的心证标准仅达"合理怀疑"为已足,参酌德、日法例导入"综效理论",启动无辜者运动的新契机,开创再审制度改革的新纪元。
【作者单位】: 台湾大学法律学院;
【分类号】:D925.1
【正文快照】: 依循刑事案件处理流程的先后顺序,台湾“刑事诉讼法”将再审制度规定在整部法律的尾端末段(第五篇第420条至第440条),可谓地处偏远。刑事再审条文不过区区19条而已,但现实上是“不教”(上不到)、“不读”(考不到),乃至“不办”(做不到),犹如弃地。从2004年到2014年台湾“高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元勇;中日刑事再审制度的比较研究[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马力,吕洪民;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与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李玉华;姜阀;;论禁止双重危险与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03期
4 常怡,唐力;民事再审制度的理性分析[J];河北法学;2002年05期
5 张旭;论我国民商案件再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司法;2003年09期
6 万国海;我国刑事再审制度之检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邓颖;外国刑事再审制度初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章晓民,肖崇耀;完善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思考[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徐杨;刑事再审制度比较研究[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10 高洪宾;;信访制度与再审制度[J];人民司法;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朴永刚;;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有关问题探讨[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2 易方;唐甜甜;;由In re Baxter案看美国专利再审制度[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行;不能神圣化民事诉讼再审制度[N];法制日报;2007年
2 唐亚南;努力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再审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最高人民法院审监庭法官 虞政平;再审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N];法制日报;2008年
4 宋建立;对现行再审制度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王海鸿;再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2年
6 慧心;再审制度改革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05年
7 时 代 时 分 时 刻;程序重建——再审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张宝华;再审制度改革应有规则协调观念[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李 晓;“公正与效率”和再审制度改革[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纪 敏;葡萄牙的再审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学林;民事再审制度改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谭淼;刑事再审理论与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菲;刑事再审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陈传胜;刑事再审制度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韩阳;刑事再审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李刚;论刑事再审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侯晓娜;行政再审制度的伦理审视[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陈傼铃;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检讨与完善[D];南昌大学;2012年
7 赵珊珊;中德刑事再审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秦yN;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梦ZW;再审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王沐;试论再审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84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18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