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励讼:当代中国诉讼文化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7-11-15 09:42

  本文关键词:励讼:当代中国诉讼文化的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励讼 法治 民事诉讼 诉讼文化 社会治理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治"成为基本治国理念,诉讼文化逐渐向"励讼"转型。国家精英鼓励民众将纠纷交由司法机关解决,不仅努力树立"诉讼"在纠纷解决机制中至高无上的排他性权威,还将"诉讼"与"权利意识"相联系,参与诉讼是权利意识高的表现。在"法治"的治理理念和"励讼"的价值取向作用下,社会舆论和诉讼制度也发生转变。在普法运动中,国家精英一方面将法律武器交给民众,另一方面努力使民众懂得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王海现象和一元钱官司在媒体上被赋予崇高的社会意义,法制栏目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纠纷来指导民众该如何打官司,破除民众的传统诉讼观念。诉讼制度方面,在"司法为民""诉讼便民"观念的引导下,中国的诉讼制度不断便民化、便利化,努力使诉讼成为民众可便利接触的权利救济途径。"励讼"的诉讼文化以及"励讼"强度的变迁为人们提供了理解诉讼率变迁的新思路,"励讼"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当代中国诉讼文化变迁的法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15XNH094)
【分类号】:D925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国一审诉讼率1由1980年的7.82件/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56.51件/万人。其中刑事诉讼率由1980年的2.02件/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6.29件/万人,行政诉讼率从无到有,由1987年的0.05件/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1.01件/万人,两者增长幅度有限。相对而言,民事诉讼率由19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新;;诉讼费用与司法改革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施行后的一个“中期”考察[J];法律适用;2008年06期

2 范愉;;世界司法改革的潮流、趋势与中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J];法学家;1998年02期

3 李步云,黎青;从“法制”到“法治” 二十年改一字——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26)[J];法学;1999年07期

4 郭星华,王平;国家法律与民间规范的冲突和互动——关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项法社会学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3年01期

5 肖扬;;中国司法:挑战与改革[J];人民司法;2005年01期

6 郭星华;;权威的演化与嬗变——从一份“请示报告”看我国的法治化进程[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9年08期

7 王浦劬;;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J];社会学评论;2014年03期

8 朱景文;;社会治理体系的法制化:趋势、问题和反思[J];社会学评论;2014年03期

9 张百庆;礼治、法治与合法性[J];学术论坛;2002年02期

10 郭星华;;无讼、厌讼与抑讼——对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法社会学分析[J];学术月刊;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登华;;试论可仲裁范围的限与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4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杨慧;;论消费争议解决途径的障碍及疏通[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孙洪坤;;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胡小红;;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刘小牛;储育明;;诚信原则的价值与意义:从实体法到程序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吕明;;现代律师制度功能新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周阿红;莫良元;;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保障体系的路径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力;梁亮;;在自由与限制之间——认真对待大学章程[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梁晓淮;张舒翔;;转变执法理念 严格遵法守法 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6 许均秀;;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7 ;效率与保障:调解机制如何在我国民事争议解决中发挥作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谢桦;;论中国医疗纠纷ADR解决机制的建构[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10 张锐智;;论我国传统法文化在健全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8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4 肖易儒;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谢华;关于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相关理论问题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毕波;论行政调查[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娟;论我国行政决定说明理由制度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宝良;;从“无讼”到“好讼”:明清时期的法律观念及其司法实践[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2 滋贺秀三;中国法文化的考察——以诉讼的形态为素材[J];比较法研究;1988年03期

3 邓林俊昌;;法治及其制度性条件——对厌讼思想的另一种法理学思考[J];研究生法学;1999年03期

4 陆益龙;;纠纷解决的法社会学研究:问题及范式[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5 马作武;中国古代“法治”质论——兼驳法治的本土资源说[J];法学评论;1999年01期

6 刘武俊;市民社会与现代法的精神[J];法学;1995年08期

7 肖翔;李尧;;新《诉讼费用交纳办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从当事人和法院两个不同角度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8 范愉;;诉讼社会与无讼社会的辨析和启示——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国家与社会[J];法学家;2013年01期

9 曾维和;;当代西方政府治理的理论化系谱——整体政府改革时代政府治理模式创新解析及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吴家庆;王毅;;中国与西方治理理论之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东楚,赵雪峰;论我国城乡诉讼文化的互动性[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吴明童;张有林;;论诉讼文化的地域特殊性[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张铁红;李慧芬;;试析诉讼文化的冲突与选择[J];沧桑;2008年03期

4 门莹;;淮河流域的诉讼文化发展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5 席舜;;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诉讼文化初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6 徐峙;席舜;;我国近代诉讼文化的转型及其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3年07期

7 徐峙;席舜;;我国诉讼文化现代化略论[J];文史博览(理论);2013年02期

8 闻渊;;圣经中的诉讼——从西方诉讼文化中借鉴[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2期

9 牛振宇,张晓薇;正视与反思:中国诉讼文化的现代化进路[J];当代法学;2003年06期

10 肖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视野下的诉讼文化[J];华商;2008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妍艳;;现代日本混合型刑事诉讼文化研究[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2 霍柯言;;苗族习惯法中“和”“无讼”文化内涵——对于重构我国诉讼文化的一点借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屈岳 张磊;以“六个一”为载体全面构建诉讼文化[N];唐山劳动日报;2012年

2 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德仁;诉讼文化建设:注重法院文化的对外辐射功能[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艾庆平;诉讼文化建设贵在育人[N];法制日报;2013年

4 河北省正定县人民法院 程计山;反思传统诉讼文化中的调解[N];检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马竞;法院文化不能局限于法官文化[N];法制日报;2012年

6 李德仁;发挥法院诉讼文化的对外辐射功能[N];法制日报;2012年

7 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陈荣;司法和谐的内涵与价值[N];人民法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章育良;清末诉讼文化转型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2 阿儒汗;刑事诉讼文化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懿;民事诉讼文化基础[D];苏州大学;2007年

2 杨哲媛;中西“厌讼”与“好讼”文化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邹辉;奉天各级审判厅与清末诉讼文化转型[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89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189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