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刑事和解适用中的异化现象及防控对策

发布时间:2017-11-24 14:05

  本文关键词:刑事和解适用中的异化现象及防控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和解 性质 功能 程序


【摘要】: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在适用中存在性质异化、功能异化及程序异化等问题。为此,应准确理解刑事和解的刑事属性,全面认识刑事和解的制度功能与过程功能,在刑事实体法中将当事人达成和解规定为酌定或法定量刑情节,在刑事程序法中明确规定刑事和解协议的一般效力与扩张效力,增加刑事和解适用措施,设置协议赔偿比例限额,细化刑事和解适用条件。还应优化刑事和解办案机制,发挥刑事和解过程功能,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确立相对独立的刑事和解案件评估机制与协议达成后反悔处置机制,建立司法案件监督协作机制与当事人投诉及损害补偿机制。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自2013年全面实施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以来,公检法机关积极发挥刑事和解正能量,努力实现刑事和解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从司法实践情况及相关统计数字看,1刑事和解制度调动了当事人解决矛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加害人悔过自新愿望和赎罪心理需求,削弱了加害人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孟庆瑜;徐超;;论预算行为与我国《预算法》的修改[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朱淑娣;周诚;;国际经济行政法基本原则:平等保护与正当程序[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4 陈伟;;中国核安全法论纲[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刘玫;张建英;;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搜查要件之分析研究——比较法视野的考量[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6 周刚志;李中平;;论行政法治文明的构成要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邓金国;论无罪推定在我国的司法实践[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王欢;;自然资源行政保护行为刍议[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9 黄江勇;;“公共利益”的方法选择与程序思维[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谭峥嵘;程序法治的内在价值诠释[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尚洪立;邱新华;;嫁接与耦合:法院调解正当性的现实出路——以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为切入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伯青;;探索与超越: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炳烁;;超越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协商性民主与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解志勇;陈国栋;;论严格规则主义下的行政行为合法性机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先雄;;论现代行政之特点与优势对司法审查的影响——以美国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黄福涛;高哲远;;侦查监督视野下技术侦查措施研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侦查程序的修改与检察工作应对[C];2012年

7 张晓良;赵晓林;;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实务探讨[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8 张仁虎;娄必县;;司法公信力的检讨与重塑——基于二审改发率、上诉率和信访变迁的三维考察[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邵晖;;中国检察制度内部组织建设与检察权合理配置[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优化检察权配置[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玉洁;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游志能;民族习惯法的经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孟玮;公共工程代建制的行政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刘田玉;诉讼真实观的演变及其程序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萨仁;论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林林;被追诉人的主体性权利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菲;试论我国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阮露玫;论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知情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高黎明;论未成年人轻微刑事污点相对消灭制度及架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苏文玲;刑事对质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华蕾;技术侦查的法律规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陈光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陈华英;论刑事和解中的调解人[D];湘潭大学;2009年

8 张建东;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敏;检察机关轻微刑事案件办理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易琦;刑事控诉证据开示制度现状与评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道刚;;保障刑事被害人的优化选择——倡导刑事和解的犯罪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15期

2 何新泰;;刑事和解的立法根据与程序要求[J];人民检察;2009年04期

3 郦毓贝;;限制公安侦查阶段轻伤害刑事和解[J];中国检察官;2006年05期

4 谢鹏程;;刑事和解的理念与程序设计[J];人民检察;2006年14期

5 孙海雄;陈然;;检察权视野中刑事和解的实体问题探讨[J];中国司法;2007年03期

6 周宝元;孙照军;;轻微刑事案可“私下和解”[J];中国民兵;2007年03期

7 ;刑事和解:违背公平还是传统理念破冰?[J];晚霞;2007年12期

8 黄琼;苗理想;;建立刑事和解制度的多维透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9 樊崇义;王文生;;关于刑事和解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司法;2009年01期

10 李翔;;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空间拓展——以重罪案件适用中的价值冲突及裁判平衡为中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国;;浅谈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范业宏;纪晓慧;;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蓝蓝;;刑事和解制度实施中的若干争点[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耿红;;浅论刑事和解在基层检察实践中的应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易珍荣;;刑事和解——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胡锦萍;;论刑事和解在我国的运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乐绍光;苟红兵;;刑事和解原则下的检察权能重构[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甄贞;;刑事和解的理念及在我国的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宁 孙敏坚;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立法[N];湖南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张宁;天津适用刑事和解机制办案415件[N];检察日报;2010年

3 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 熊彬 蒋晓栋;检调对接下刑事和解的选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阮占江 赵文明 本报通讯员 谭丽霞;“三位一体”刑事和解透明高效[N];法制日报;2011年

5 王风浪 王金宝;浅谈公诉环节的刑事和解[N];西部法制报;2008年

6 记者 李松 黄洁;刑事和解不是“花钱买刑”[N];法制日报;2008年

7 李松 黄洁;刑事和解不是“花钱买刑”[N];贵阳日报;2008年

8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方工;刑事和解应注意纠偏[N];检察日报;2008年

9 毛建华;刑事和解须坚持四项原则[N];法治快报;2008年

10 国家检察官学院 姜昕 孙勤;刑事和解的民法化解释[N];人民法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琳;刑事和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叶肖华;刑事审判程序分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周凯东;检察环节刑事和解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周亚红;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王守安;检察裁量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邓建辉;刑事和解制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沈海平;寻求有效率的惩罚[D];北京大学;2008年

8 初殿清;刑事司法平等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何挺;现代刑事纠纷及其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王文生;宽严相济视域下的刑事检察工作[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新新;浅析我国刑事和解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利飞;刑事和解模式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3 刘红星;刑事和解之中国化道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莹;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白垒宁;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D];燕山大学;2010年

6 郭秀锦;刑事和解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刘梦然;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杨森;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静;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构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刘晓东;刑事实体法视野下的刑事和解[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22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222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5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