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兼谈“重实体轻程序”问题

发布时间:2018-01-04 08:12

  本文关键词:论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兼谈“重实体轻程序”问题 出处:《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实体法 程序法 重实体轻程序 纠纷 诉讼


【摘要】:实体法与程序法之关系论是诉讼法学研究的理论问题之一,但由于概念不清和视角欠妥,导致各种学说无法为解决"重实体轻程序"问题提供恰当的理论依据。诚然,出现"重实体轻程序"现象具有深层次的复杂原因,但学术研究对此几乎无所建树也难咎其辞。基于此,我们着眼于将纠纷解决机制作为一种"场"的理论,进而分析实体法和程序法各自发挥作用的空间及其功能,得出程序法之功能仅在于保障程序自身的顺利进行,它与实体法的创设或实现并无必然的联系。
[Abstract]:The the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tantive law and procedural law is one of the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procedural law, but the concept is not clear and the angle of view is defective. As a result, various theories can not provide an appropriat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emphasizing substance over procedure". Indeed, the phenomenon of "valuing substance and neglecting procedure" has a deep and complex reason. However, it is hard to blame the academic research for it. Based on this, we focus on th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as a "field" theory. Then it analyzes the space and function of substantive law and procedural law, and concludes that the function of procedural law is only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procedure itself, and there is no necessary connection between it and the creation or realization of substantive law.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
【基金】: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12SFB2036)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3FX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3XS39)
【分类号】:D915
【正文快照】: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关系是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所绕不开的重要课题之一。尤其是现代诉权理论的提出,直接导致实体法与诉讼法的分野,这对于促成诉讼法部门的独立及促进诉讼法学科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然而,尽管诉讼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已成共识,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永安;黎藜;;论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考察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2 杜丹;;质疑“程序法是实体法之母” 兼论民事程序法与民事实体法之关系[J];法律适用;2006年12期

3 李颂银;走出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理论的误区[J];法学评论;1999年05期

4 张家慧;诉权意义的回复——诉讼法与实体法关系的理论基点[J];法学评论;2000年02期

5 龚子英;;浅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0年03期

6 李龙,闫宾;历史维度中的实体法与程序法[J];河北法学;2005年07期

7 祝彬,王海浪;诉讼法与实体法关系之考辩[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三月章,刘荣军;诉讼法与实体法——从实践问题提起[J];环球法律评论;1999年03期

9 吴小英;重塑程序意识——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J];现代法学;1999年04期

10 李祖军,田毅平;民事诉讼目的论纲[J];现代法学;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小红;;经济法学视野中的行政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孙显元;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物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胡小红;市场规制法基本理论探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胡小红;;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李庆华;司法公正与司法独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汪启和,游俊峰,黄艳葵;司法独立:靠什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龚怀林;;道德视域中的法律运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钱广荣;;道德悖论研究的实践转向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黄华彪;李学功;黄云明;;论韦伯的理想类型理论及其在宗教研究中的运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陈新夏;;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哲学对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郭小锋;;试论“双层”法律监督模式[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4 蒋国良;;美的本质新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丽;;论近代英国自然主义科学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戴世强;陈然;;浅析培根的学问观[A];科学殿堂的力学之光——第五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1年

7 许威;;在超越与限制之间——论夫妻共同债务的追加执行[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郭哲;;论《法律逻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个案分析为突破口[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洪;;《逻辑的训诫》前言:法律的生命[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欢;超越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陆云;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焕焕;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严佩芳;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雨;从译介学角度试析《正义的谋杀者》—分析阿尔伯特·埃伦施泰因对《水浒传》的编译[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4 贾子若;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应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5 范宁宁;法院执法问题研究之一[D];江南大学;2010年

6 朱琳;高校管理中的学生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汪明进;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坤;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关系及其改革[D];山东大学;2010年

9 顾颀;司法公正的伦理冲突及其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其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丹;;质疑“程序法是实体法之母” 兼论民事程序法与民事实体法之关系[J];法律适用;2006年12期

2 肖扬;巩固发展教育整顿成果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全力维护司法公正(摘要)——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8年03期

3 毛玮;论诉和诉权[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4 李文健;转型时期的刑诉法学及其价值论[J];法学研究;1997年04期

5 祝彬,王海浪;诉讼法与实体法关系之考辩[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刘荣军;;德国民事诉讼行为论学说之展开[J];诉讼法论丛;1998年01期

7 吴小英;重塑程序意识——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J];现代法学;1999年04期

8 田平安,刘春梅;试论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J];现代法学;2003年01期

9 田平安,杜睿哲;程序正义初论[J];现代法学;1998年02期

10 肖凤城;论“法即程序”——兼论行政程序法的重要性[J];行政法学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小雪;张江红;;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程序规则[J];中国卫生法制;2000年04期

2 宋显忠;;法律的形式、实体和程序[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1期

3 李务农;程序与公正[J];民主与科学;2002年04期

4 何山;冯艳昌;;程序正义与中国的法治建设[J];法制与社会;2008年21期

5 张笑;行政程序的基本法律价值[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黄,

本文编号:1377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377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c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