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瑕疵证据的合理解释

发布时间:2018-01-10 05:22

  本文关键词:论瑕疵证据的合理解释 出处:《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诉讼 瑕疵证据 合理解释


【摘要】:2010年出台的“两个证据规定”明确了证据的瑕疵情形,这是立法上第一次以条文的形式肯定瑕疵证据的存在,此后,证据不再单纯区分为非法证据与合法证据。同时,“两个证据规定”对瑕疵证据的补救方式即补正与合理解释也进行了规定,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正,将此规定由主要适用于死刑案件推广到适用于所有的刑事案件。对瑕疵证据及其补救方式进行明确规定,是倡导保障人权、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的必要之举,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司法实践中对瑕疵证据的补救仍然遇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厘清补正与合理解释关系的基础上,专门论述瑕疵证据适用合理解释的相关问题。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瑕疵证据及其合理解释的相关理论问题,这是本文的基点。该部分对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作出了区分,归纳了瑕疵证据的“瑕疵”情形,论述了合理解释的基本内涵及与补正的相互关系,并对合理解释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作出分析。第二部分是对合理解释制度适用现状的分析,为后文提供实例支撑。司法实践中,瑕疵证据适用合理解释的现状表现为适用比例高、多以“情况说明”的方式出现、适用后证据被采纳的比例高。但合理解释制度在适用过程中也遇到了难题,具体表现为难以区分瑕疵证据和非法证据、部分证据瑕疵情形规定不详、合理解释的适用程序不明确以及合理解释与补正混淆运用。第三部分对造成合理解释适用困境的原因进行归纳,为后文提供理论支撑。造成瑕疵证据合理解释适用困境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价值层面的原因,司法实践中存在“重打击犯罪,轻保障人权”的价值倾向;二是制度层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欠缺;三是实务层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实务工作中某些办案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第四部分就如何完善合理解释制度提出建议,这是本文的落脚之处。要使瑕疵证据合理解释制度更好地应用于司法实践,首先,应明确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的价值理念;其次,应列举所有适用合理解释的证据瑕疵情形;最后,应构建出完善的合理解释的启动、审查、证明程序。自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到法庭辩论结束之前,被告人、辩护人、公诉人以及法官发现证据出现瑕疵情形时,有权要求办案人员对瑕疵证据进行合理解释。合理解释的审查权由公诉人和法官享有,并且,公诉人主要以书面审查为主,法官主要通过要求口头辩论的方式进行审查。证明责任区分为行为方面的证明责任和结果方面的证明责任。行为方面的证明责任由侦查阶段的办案人员承担;结果方面的证明责任按审查主体的不同分别由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承担。证明标准集中体现为“合理”的标准问题,具体应包括解释具有真实性、解释与其他证据相印证、解释使审查者形成了内心确信。
[Abstract]:The " two pieces of evidence " introduced in 2010 defined the existence of evidence in the form of a provision in the form of a provision in the first time in the legislation , after which the evidence ceased to be a mere distinction between illegal evidence and lawful evidence . In the second part , there are four parts : the first part expound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and the correct explanation . It is proved that the responsibility area is divided into the pro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 result of the conduct . The burden of proof is borne by the case personnel in the investigation stage . The proof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sult is borne by the investigation organ and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respectively . The proof standard is embodied as " reasonable " standard problem , which should include the interpretation of authenticity ,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vidence , and explains that the reviewer has formed an inner conviction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伪劣种子诉讼的证据收集[J];吉林农业;2000年01期

2 王洪洲;税案调查中证据收集探析[J];安徽税务;2001年06期

3 刘春梅;完善我国证据收集制度的若干思考——日本证据收集制度及启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4 崔婕;证据收集制度[J];现代法学;2002年03期

5 李长洲;证据收集在农机违章和事故处理中的作用[J];农机安全监理;2002年06期

6 王守国,刘玉春,徐红莲,谭家华,姜金龙;强化证据收集 提高种子办案的准确率[J];种子;2003年03期

7 段永奇;浅谈诉讼中证据的收集、整理与运用[J];新疆有色金属;2004年S1期

8 熊巍巍;浅析纤检行政执法中证据收集的原则[J];中国纤检;2005年06期

9 周卫国;;论我国当事人民事证据收集权利的保障[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10 陆栋;;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收集权[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宣行;;海事行政处罚的关键性证据[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宋强;;畸形的证据收集与运用机制——对刑事被告人有利证据收集和运用的程序化评析[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甘应龙;谈湘兰;;证据才是事实[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4 马莉;;行政处罚案中证据收集应注意其确凿性[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5 胡向阳;季恒;;论环境污染诉讼中的证据保护[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6 王长军;唐楠栋;;瑕疵证据审查运用规则实证研究[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7 马克伟;;电子证据收集若干问题[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严春银;;气象行政处罚证据收集的原则与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袁光亮;;论商标权诉讼的证据及其收集[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10 符庆丹;;浅议病案的证据特征[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无锡工商局南长分局 邢斌 唐义生;浅析涉网案件线上证据收集[N];中国工商报;2014年

2 卫生部监督局 谢杨;夯实证据收集基本功[N];健康报;2008年

3 任俊峰;浅析维权证据的收集与管理[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年

4 江苏省响水县环保局 周波;收集执法证据须把握“四性”[N];中国环境报;2012年

5 徐大亮;证据收集中的注意事项[N];医药经济报;2007年

6 河北省霸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二中队;证据——办案的“灵魂”[N];人民公安报;2000年

7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 杨慧亮 顾惠忠 林竹静;重视再生证据对证实犯罪的作用[N];检察日报;2013年

8 国家发改委价检司 只升敏;走近《价格监督检查证据规则》[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9 豪文;证据要合法[N];人民法院报;2000年

10 王学政;行政处罚的证据(十)[N];中国工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晗;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淑锦;民事诉讼当事人证据收集权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袁红;民事诉讼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朱益成;刑事瑕疵证据的补正与合理解释[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4 杨莉;论刑事诉讼中的“情况说明”[D];安徽大学;2015年

5 金泽燕;韩国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6 杨彬;论刑事诉讼中“新的证据”的认定[D];湘潭大学;2016年

7 孟雨萌;论刑事瑕疵证据[D];黑龙江大学;2016年

8 刘勃;职务犯罪初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9 潘高峰;生物证据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10 赵婷;论瑕疵证据的合理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4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404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b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