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民事裁判共识的博弈构建

发布时间:2018-01-17 17:40

  本文关键词:民事裁判共识的博弈构建 出处:《政法论丛》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民事裁判 共识 对话 博弈


【摘要】:民事裁判不是裁判者单方的意志体现,而是在裁判法官与诉讼当事人之间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并依法作出处理的过程。这种对话沟通机制是以双方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对话博弈为主要内容,通过当事人双方和法院构成的共同体来协商运作,最终达成各参与主体都愿意接受的共识。这种裁判共识机制不仅需要建立对话与讨论的公共平台,还需要综合考虑法律、事实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一种合理而公正的程序机制,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纳什均衡点,尽可能实现各方的利益最大化。民事裁判共识的实现不仅要得到诉讼主体的共同认可,还要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
[Abstract]:Civil judgment is not the embodiment of the referee's unilateral will. It is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judge and the litigant and dealing with it according to law. The dialogue game between the parties and the court is the main content, through the community of the parties and the court to negotiate the operation. Finally, to reach the consensus that each participant is willing to accept. This kind of consensus mechanism not only needs to establish a public platform for dialogue and discussion, but also needs to consider the legal, factual and social factors. To construct a reasonable and fair procedural mechanism, to find the Nash equilibrium that all parties can accept, and to maximize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as far as possibl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sensus of civil adjudication should not only be recognized by the litigant. And get the approval of the public.
【作者单位】: 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系;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博弈逻辑视角下‘司法公正梦’的实现路径研究”(14A022) 湘潭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民事裁判的博弈分析”(12fx005) 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加快推进湖南教育公平的博弈路径研究”(2014ZZ0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6.2;D925.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民事裁判方式的改革已成为一个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民事审判制度主要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由于法院对当事人的私权干预太多,忽视当事人的自主意识,引起部分法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同时法官过多的干预也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廖德明;;动态认知逻辑视域下的知识与信念[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廖永安;魏小凡;;以人为本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订[J];河北法学;2006年11期

3 潘天群;;言语博弈与认知世界的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11期

4 胡平仁;杨夏女;;以交涉为核心的纠纷解决过程——基于法律接受的法社会学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吴炳章;交际博弈论[D];河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英东;;单主体自认知逻辑系统[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郝旭东;李娜;;弗协调单主体认知逻辑系统C_nEK及其扩张[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胡佳;冯寿农;;陈述语言学在法国的研究与进展[J];东南学术;2010年03期

4 刘宏成;;浅谈《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与再修订[J];法制与社会;2011年30期

5 韩宝;;地域与认同之于纠纷解决的意义初探——基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考察[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刘波;;我国证据规则完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为视角[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1期

7 高霄;;语言变异的模因理据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吕瑛;;论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对诉讼主体权利的保护[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范登伟;;高校外语翻译教学中的恶性博弈及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10 何成;;探讨新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J];理论观察;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冯彦波;合并逻辑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贾春华;基于命题逻辑的《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吕进;基于时间和行动规划的知识—意图逻辑[D];西南大学;2008年

5 张君;知道逻辑中的知识可传递性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6 娄永强;信息流理论的逻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刘敏;当代中国民事诉讼调解率变迁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柯贤兵;中国法庭调解话语博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晶;可知性悖论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洪豪;理论接受过程的方法论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慧华;自认知逻辑AEL[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萧瑶;信念修正逻辑初探[D];西南大学;2008年

4 董英东;多主体自认知逻辑系统及其应用[D];西南大学;2008年

5 刘珂;动态认知逻辑发展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6 赵荣盛;博弈逻辑中局中人有限理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熊晓建;“S是P”句式的逻辑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小静;墨经逻辑学之模态词分析[D];燕山大学;2008年

9 叶剑媚;我国民事诉讼目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程莉;概率动态认知逻辑初探[D];西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英姿;;司法过程中的“协调”——一种功能分析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冀祥德;辩诉交易:移植与本土化——一种考量中国国情的叙事[J];当代法学;2004年01期

3 周永坤;;论强制性调解对法治和公平的冲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赵旭东;;论纠纷的构成机理及其主要特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李醒民;从理论整体论到意义整体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6 陆益龙;;纠纷解决的法社会学研究:问题及范式[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7 张卫平;我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重构[J];法律适用;2005年02期

8 王振清;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纠纷解决资源[J];法律适用;2005年02期

9 吕世伦;蔡宝刚;;“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考——马克思的理论阐释[J];法学家;2004年06期

10 许尚豪;;交换的正义与分配的正义——纠纷解决途径的正当性基础解读[J];法学家;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马国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欢;行政解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黄海涛;法院调解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梅英;民事裁判文书的改革与借鉴[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李小民,杜耀西;民事裁判文书改革刍议[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沈春林;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构想[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韩红俊;民事裁判文书的公开与完善[J];理论探索;2004年04期

5 彭丹云;民事裁判文书的透明性与公信力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9期

6 马海音;艰难的规范之路——民事裁判文书语病浅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彭丹云;;民事裁判文书理由阐述之探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陈广华;;从法官后语考察民事裁判文书的改革[J];求索;2006年02期

9 卢雪华;;民事裁判思考过程解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岳海龙;;民事裁判文书的说理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宝林;;浅谈辩论式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2 牟旭;邓群生;;论生效民事裁判对行政诉讼的既判力——防止行民裁判冲突的司法路径[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下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庞景玉;民事裁判中利益衡量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裘晶文 金锦城;广东推进全省民事裁判文书改革[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 季境;在民事裁判中运用法治思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尤飞 韩振;如何制作民事裁判文书[N];江苏法制报;2013年

5 张晓辉 平舆县人民法院;加强对民事裁判文书的规范化制作[N];驻马店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李汝健 通讯员 朱鉴亮;深圳试水民事裁判文书简化改革[N];人民法院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章宁旦 本报通讯员 裘晶文 金锦城;广东推广民事裁判文书瘦身改革[N];法制日报;2013年

8 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周永恒 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法院 李凤华;民事裁判与传统道德的契合[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江苏省铜山县人民法院 夏友锋 佟言;民事裁判文书中不利于执行的五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最高人民法院高级法官 贺小荣;民事裁判文书的规范化及其改革方向[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以;民事裁判错误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其乐木格;民事裁判请求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李伟业;论民事裁判及民事裁判文书的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李海涛;论我国民事裁判文书中的说理[D];安徽大学;2006年

5 陈德玉;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袁海曙;论民事裁判文书的规范与改革[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杨朝永;论我国民事裁判文书公开[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刘宗祥;民事裁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9 李文霞;反思与建构:对我国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思考[D];山东大学;2008年

10 苏洪勇;民事裁判文书公开制度研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37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437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