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美国对手机搜查的法律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莱利和伍瑞案件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02 09:13

  本文关键词: 手机搜查 利益衡量 令状原则 出处:《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莱利和伍瑞案件作出最终判决,明确警察在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时若要搜查嫌疑人手机中的信息,必须获得搜查令。该判决是科技发展推动法律调整限制权力运行边界的产物,而利益衡量是法律调整限权边界的原则,法院独立的居中裁判是利益权衡的关键;该判决亦带来实践中的新问题——有搜查令的手机解锁面临困境。我国刑事诉讼法缺少对手机搜查的法律规制,应当在利益权衡中确立手机搜查保护公民权利的原则,完善手机搜查的令状原则,规范搜查条件和程序、范围,建立程序性制裁机制,提高侦查人员的法治水平。
[Abstract]: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Supreme Court issued a final ruling in the Riley and Woori cases, which made it clear that the police should search the information in the suspect's mobile phone when they arrest the suspect. The judgment is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legal adjustment and restriction of the operating boundary of powe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gal adjustment of the limit of power is to measure the interests, and the independent central judgment of the court is the key to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The judgment also brings a new problem in practice, that is, the mobile phone with a search warrant is facing a dilemma. There is no legal regulation on mobile phone search in our criminal procedure law, so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principle of mobile phone search to protect citizens' rights in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Improve the principle of mobile phone search warrant, standardize the search conditions and procedures, scope, establish procedural sanctions mechanism,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rule of law of investigator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在现代社会,手机对人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的影响愈加广泛、深远,手机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亦能被用于实施严重的犯罪,给刑事侦查带来全新的课题与严峻的挑战。在很多案件中,侦查机关能否成功发现和提取手机内的信息已成为能否成功破案的关键。对手机中数据信息的发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高荣林;;美国电子数据取证之无证搜查与证据排除规则[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5年05期

2 骆绪刚;;电子数据搜查扣押程序的立法构建[J];政治与法律;2015年06期

3 于志刚;;网络“空间化”的时代演变与刑法对策[J];法学评论;2015年02期

4 黄斌;;域外司法领域新动向[J];法制资讯;2014年12期

5 陈永生;;电子数据搜查、扣押的法律规制[J];现代法学;2014年05期

6 姜峰;;宪法权利:保护个人还是控制国家?[J];读书;201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郑海平;;手机内容属于公民隐私,警察不得“无证搜查”[N];人民法院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解希良;我国电子证据收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铭;王林;;刑事案件中的电子取证:规则、实践及其完善——基于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J];政法学刊;2017年01期

2 孙道萃;;网络刑法知识转型与立法回应[J];现代法学;2017年01期

3 苏青;;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基于《刑法修正案(九)》的解读[J];当代法学;2017年01期

4 刘广三;李艳霞;;美国对手机搜查的法律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莱利和伍瑞案件的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5 徐伟;;电子数据及相关规则研究——以《电子数据规定》为模本[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12期

6 崔聪聪;李欲晓;韩松;;《网络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第27条修改建议——以网络服务提供者协助解密义务为中心[J];中国工程科学;2016年06期

7 刘莉;;论刑事电子数据的取证[J];经济师;2016年12期

8 何光铭;;电子数据的非法证据排除问题[J];法制博览;2016年31期

9 郭旨龙;;网络犯罪的定量评价机制[J];法律和社会科学;2016年01期

10 路鹃;;从“地方空间”到“流动空间”:隐私空间的代际演变与法律规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生;;电子数据搜查、扣押的法律规制[J];现代法学;2014年05期

2 叶青;;审查逮捕程序中律师介入权的保障[J];法学;2014年02期

3 孙万怀;卢恒飞;;刑法应当理性应对网络谣言——对网络造谣司法解释的实证评估[J];法学;2013年11期

4 于志刚;;网络、网络犯罪的演变与司法解释的关注方向[J];法律适用;2013年11期

5 于志刚;;“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发布为背景[J];法学;2013年10期

6 皮勇;;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我国网络犯罪相关刑事程序立法的新发展[J];法学评论;2012年06期

7 于志刚;;三网融合视野下刑事立法的调整方向[J];法学论坛;2012年04期

8 陈瑞华;;论瑕疵证据补正规则[J];法学家;2012年02期

9 万毅;;论瑕疵证据——以“两个《证据规定》”为分析对象[J];法商研究;2011年05期

10 刘品新;;论计算机搜查的法律规制[J];法学家;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海钰;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电子证据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84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484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4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