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判词中的实判——兼与拟判比较
本文选题:唐代 切入点:判词 出处:《现代法学》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唐代判词中的实判,是官员们对实际的行政、刑事、民事事务或纠纷所下的判断,是真实判词,与当时流行的拟判之用于练笔不同;唐代吏部选官要考判,文、理优长者入选;而无论拟判、实判,好判词都广为流传;实判所反映的公事与夺,是上至宰相、部司官、地方大员,下到属僚都须做的日常公务;在官府内部,实判所反映的判案程序,一般是经由判官、通判官、长官的自下而上的顺序;流传的实判中,酷判、谐判、谬判较多,反映着唐代官场的实际状态。实判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研究当时行政、司法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Abstract]:The Tang Dynasty "in the sentence, officials of the actual administrative, criminal, civil affairs or disputes under judgment, judgment is true, and the prevailing draft judgment for different Lianbi; Tang Dynasty official department official admitted to the science, and the elderly sentenced, selected; regardless of the draft judgment, trial good judgment, are widespread; trial of business is to seek, the prime minister, Ministry officials, local leaders, to subordinates must do the routine; in the internal government, the case trial procedure, usually through the judge, through the executive magistrate, the bottom-up order spread; in the trial, cool judgment, harmonic judgment, bad judgment more, reflects the actual state of the Tang Dynasty officialdom. The importance of trial, is that they are on when administrative, judicial situation firsthan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传统中国的情理法研究”(10AFX004)
【分类号】:D929;D926;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霍存福;张噗《龙筋凤髓判》与白居易《甲乙判》异同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2期
2 王元军;唐代选官“四才”制度的推行与意义考察[J];史学月刊;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试论《任氏传》狐意象的基本特征[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2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3 洪树华;;宋前文言小说中的冥婚及其文化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曾良;蔡俊;;从词汇系统看中古汉语词义训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阚绪良;《世说新语》词语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李晖;《剧谈录》及其作者史实考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翁小倩;;狐信仰兴衰原因的民俗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谢琰;;屈骚传统的失落与宋诗情感特征的形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王雁;;绫的历史嬗变——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出版选题《中华博物通考》编纂手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10 王林;张威;;唐紫笋贡茶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胡耀飞;;五代蜀地粟特系沙陀人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张文昌;;论唐宋礼典中的佛教与民俗因素及其影响[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3 付婷;;武则天“畏猫说”再探——兼论唐代“猫”的形象[A];唐史论丛(第十五辑)[C];2012年
4 周左锋;;唐代药肆新探[A];唐史论丛(第十六辑)[C];2013年
5 刘琴丽;;墓志所见唐代的郭子仪家族[A];唐史论丛(第十六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4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师敏;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敏;《太平广记》中的鼠信仰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7 邱海珍;《连城璧》、《十二楼》女子形象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雷雷;中晚唐江西籍诗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仲明;;论唐代宦官对相权的侵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董劭伟;;唐代吏部尚书仕途位置探析[J];兰州学刊;2011年07期
3 李雪华;;唐代文官铨选制度刍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4 李建华;;唐代秘书论略[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张卫东;;唐代刺史选授制度论析[J];求索;2009年06期
6 王守栋;;唐代“权阉四贵”考析[J];求索;2007年09期
7 王育龙;程蕊萍;;唐李德裕《祭韦相执谊文》及相关问题探略——兼谈唐代贬官对海南文化的影响[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王守栋;;唐中后期宦官权势演进考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9 彭炳金;;唐代贬官制度研究[J];人文杂志;2006年02期
10 张卫东;;试论唐代的“吏道”[J];中州学刊;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郭声波;;唐代河西九曲羁縻府州及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杜永毅;;唐代诗人贺知章故里考——故里在萧山史家桥村[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胡如雷;;两件敦煌出土的判牒文书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A];唐史论丛(第二辑)[C];1987年
4 杨文新;;宋代状元宰相梁克家述评[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冯金忠;;唐代河朔藩镇武职僚佐的迁转流动——以与中央朝官间的流动为中心[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7 周怀宇;赵伟;;浅论唐代杜佑《通典》对《管子》的继承[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向阳;声名显赫的宰相家族[N];山西日报;2000年
2 言实;唐代的医药机构与“医科大学”[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叶世昌;唐代的信用立法[N];国际金融报;2002年
4 廉永生;读典论修养[N];焦作日报;2009年
5 张峡;石岛湾 唐代对外开放的窗口[N];中国海洋报;2000年
6 李举纲;昭陵六骏:唐代浮雕传世之作[N];中国艺术报;2001年
7 任崇岳;俯仰无愧天地 忠义萃于一门[N];光明日报;2010年
8 陆蔚;唐代云南的儒学传播[N];云南日报;2001年
9 记者 董振国;博山 颜文姜祠被确定为唐代木建筑[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0 中山大学历史系 黄国信;民间传说的历史解读[N];韶关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小红;唐代家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D];北京大学;2008年
3 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赵喜惠;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胡海桃;唐代女性理想人格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8 宋娟;唐代政府对商品经济的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梁瑞;唐代流贬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兰翠;唐代孟学探赜[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志立;唐代勋官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谋娜;唐代士兵生活相关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白茹冰;论唐代牡丹的引种、推广与兴盛[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曲洋;唐代山东士族家庭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侯涛;唐代外交使节略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伟;唐代连坐制度初探[D];山西大学;2006年
7 赵娟宁;唐代妇女与道教[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袁芳馨;唐代长安城治安管理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詹灵杰;唐代考课制度与吏治关系[D];安徽大学;2007年
10 解天斐;论唐代考课制度[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87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587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