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比例原则视角下我国民事诉讼罚款制度的立法完善——以《〈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增加罚款数额为切入

发布时间:2018-03-12 08:19

  本文选题:比例原则 切入点:民事诉讼罚款 出处:《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比例原则作为处理目的与手段之间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可以妥善协调罚款的目的与适用之间的冲突。但就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罚款制度而言,罚款金额的数度增加,单位和个人被区别对待,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制裁方式同质化,合理救济机制的缺失等皆与比例原则背道而驰。根据比例原则的要求,必须合理限定罚款金额的上限,平等对待单位和个人,区分制裁当事人和案外人,并确立新的救济机制。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民事诉讼罚款制度的实效。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as a basic principle i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s and means, can properly coordinat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urpose and application of fines. Units and individuals are treated differently, the sanctions of the parties and outsiders in the case are homogenized, the absence of a reasonable relief mechanism runs counter to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the maximum amount of fines must be reasonably defined. Only by treating units and individuals on an equal footing, discriminating between the parties and outsiders, and establishing a new relief mechanism, can we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ine system in civil litig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
【基金】:浙江省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管理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般课题“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若干问题研究”(编号:SIPM3228) 浙江省教育厅研究项目“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研究”(编号:Y201225776)
【分类号】:D9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庄忠范;论强化民事执行制裁措施[J];法律适用;2000年07期

2 李响;;秩序与尊严——民事诉讼强制措施重构刍议[J];法治研究;2011年08期

3 胡夏冰;陈春梅;;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修法建议[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李荣珍,尹霞;试论比例原则及其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的适用[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黄学贤;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简论[J];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胜伟,喻煌,胡f;我国鉴定人制度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吴建农;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李汉昌,陈金玲;督促程序中债权人的程序障碍——兼论督促程序的发展完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4 林文杰;蒋欣朋;;我国民事诉讼承担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以日本民事诉讼承担制度为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杨红朝;;执行中止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郭志远;;“以人为本”与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刘学在;;团体诉讼制度概念辨析[J];北方法学;2010年01期

8 朱海蓉;;论我国民事诉讼中自由心证制度[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童兆洪,林翔荣;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刍论[J];比较法研究;2002年03期

10 章武生,杨严炎;德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之评析[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邱晓虎;李砚;;论民事诉讼中不当释明问题[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勇;;论民事附带行政诉讼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方式改革与诉权保护原则[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曹更海;谭振荣;;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之路径抉择——基于法社会学分析[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吉伟莉;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曹如波;公司非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潘牧天;民事诉权滥用的侵权责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雁;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露璐;论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贝奇;证明妨害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钱松;我国司法鉴定人民事责任法律属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郑菲;试论我国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龙中华;自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马晓君;我国民事执行中强制管理制度的构架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小龙;自然债的类型化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学贤;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黄海华;我国台湾地区的比例原则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黎蜀宁;黄良友;;论妨害民事执行行为的强制措施[J];时代法学;2007年01期

4 王习明;关于完善“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讨论[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刘风景;卢军;;英国藐视法庭法的启示[J];山东审判(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王醒;;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存废刍议[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田平安,罗健豪;民事诉讼法律责任论[J];现代法学;2002年02期

8 刘后务;中国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制度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湛中乐;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及其司法运用——汇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诉哈尔滨市规划局案的法律分析[J];行政法学研究;2003年01期

10 陈新民;德国行政法学的先驱者——谈德国19世纪行政法学的发展[J];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玲;;比例原则与刑事强制措施[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吴明童;谈谈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几个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3 马乐欣;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军人实施拘留之我见[J];法学;1989年02期

4 瓮怡洁;我国刑事搜查、扣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瓮怡洁;宪政视野中的刑事强制措施——以搜查和扣押为范例的考察[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张涛;;德国对强制措施的限制理论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7 蔡彦敏;对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性质的一点异议[J];法学评论;1987年06期

8 梁静;;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强制措施的比例原则[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9 吴金宣;;浅议执行案件中的司法拘留[J];观察与思考;2000年11期

10 刘缨;孙美;;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制度缺陷及完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才忠;;论单位犯罪治理的“瓶颈”——以强制措施立法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刘晓辉;;严格掌握强制措施界限 正确使用取保候审手段[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3 刘占中;;我国现行羁押制度的缺陷及侦羁分离的合理性[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魏新璋;冯一文;;当前我国司法权威流失成因及其消解——基于董必武“司法因强制而权威”思想的分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5 孟昭武;;刑事司法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思路[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刘静;张欣;齐迹;宋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适用逮捕措施的机制初探[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朱兴祥;张峰;;外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处遇——面对“同龄不同罚”的尴尬[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8 朱艳菊;;构建适应未成年人的审查逮捕机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王启亮;;论不作为请求权的系统化执行机制——以民事执行权的规范运行为指引[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振清;胡浩立;;从董必武法律思想谈司法拘留制度之完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冬;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更加严厉[N];西部法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郭恒忠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硕士生 雷小政;实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N];法制日报;2005年

3 倪伯斌 孙修兵;对异地轻微犯罪人亦应慎捕[N];检察日报;2006年

4 河北省成安县人民检察院 赵宙;对捕后变更强制措施如何加强监督[N];检察日报;2009年

5 曹守军;办理自侦案应有强制措施执行权[N];检察日报;2004年

6 郭春雨 刘佳民;加强案外协调 慎用强制措施[N];北方法制报;2006年

7 付伟;涉罪人大代表适用强制措施应进一步明确[N];检察日报;2007年

8 徐进 司卫东;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立法应完善[N];江苏法制报;2006年

9 邓红阳邋宋晓兵;洛宁法院建立执行工作警务化制度[N];法制日报;2007年

10 孔玉红邋姚晓滨;建立刑事强制措施事中救济机制[N];检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策;刑事诉讼比例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马方;任意侦查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郭烁;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袁劲秋;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于平;羁押审查程序要素论[D];吉林大学;2010年

6 金柄权;中、韩检察制度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解志勇;论行政诉讼审查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孙连钟;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黄利;保释与取保候审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王建明;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红;取保候审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聂磊;取保候审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王巍巍;取保候审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曹囝;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龚雅丽;监视居住存废论[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吴成;审前羁押与人权保障[D];苏州大学;2007年

7 靳蕾;取保候审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傅国庆;论逮捕条件的适用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李厚虎;扭送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牛金影;试论保释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0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600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f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